欧罗巴珀韵:念珠护世记
楔子
波罗的海的浪,拍了千年岩岸,将松脂凝成的琥珀,揉成了欧罗巴的“圣石”。早在罗马时代,普鲁士的渔民便在潮退后的沙滩拾得此石——蜜蜡色的温润如阳光,金珀色的通透似星光,握在掌心能散出淡淡的松香气。有老渔民出海遇风暴,将碎琥珀揣在怀中,竟少受寒湿之苦;农妇用琥珀碎屑煮水,给腹泻的孩儿喂服,竟得止泄安睡。
彼时,基督教尚未将其奉为“圣物”,这些疗愈之法仅靠口耳相传,藏于渔村的木屋、农庄的谷仓,未着一字于经卷。直到中世纪,普鲁士垄断了波罗的海琥珀开采,将其雕琢成“玫瑰念珠”——串珠间的松香气,与祈祷的梵音相融,信徒说它能“净化灵魂”,而民间医者却暗合中医“琥珀芳香辟秽、解毒护正”的论断。于是,欧罗巴的琥珀念珠,便成了横跨信仰与医道的灵物,在黑死病的阴影来临前,早已在口传的烟火里,藏好了救苦的密码。
上卷
第一回 科隆疫起尸横巷 琥珀念珠显异光
1348年的春,黑死病如暗雾般漫过科隆的城墙。起初只是城郊的乞丐咳着血倒在街头,没过十日,城内的面包房、铁匠铺便接连闭户——染疫者先是高热如焚,腋下、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得像核桃,接着皮肤浮现紫黑色的斑,不出三日便气绝身亡。城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成了生者最后的避难所,每日都有信众抱着十字架哭倒在广场,而教堂的修士们,却在恐惧中发现了一件异事:常年手握琥珀念珠祈祷的修士,染疫率竟不足常人的一成。
修士海因里希是教堂的典籍管理员,三十岁出头,眉宇间带着书卷气,却也有医者的细心。他看着广场上堆积的尸体,又摸了摸自己颈间的琥珀念珠——这串念珠是普鲁士工匠所制,颗颗蜜蜡色,磨得圆润光滑,握久了会散出松脂的暖香。前几日,负责掩埋尸体的修士托马斯突然高热,海因里希本以为他难逃一劫,却见托马斯昏迷中仍紧攥着琥珀念珠,三日后竟奇迹般退了热,只是淋巴结仍有些肿胀。
“这念珠……或许不只是祈祷的工具。”海因里希对着圣母像喃喃自语。他找出教堂储藏室里的旧羊皮卷,翻遍了所有关于“圣物”的记载,却只找到“琥珀象征纯洁”的只言片语,未有一字提及它能抵御疫病。无奈之下,他只能亲自试验——他取来托马斯用过的念珠,用银刀刮下少许碎屑,放在鼻尖轻嗅,松香气比寻常琥珀更浓;又将碎屑溶于温水,滴在自己的手腕上,只觉皮肤微微发凉,随后有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