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克莱因之翼穿越第十三层叙事膜时,舷窗外突然涌来由无数螺旋纹编织的季风。这些由叙事能量构成的风刃携带着不同维度的方言,伊芙琳的螺旋胎记将其翻译为成片的哭喊声——那是来自「线性维度」的求救信号,整个文明正在被一种名为「完美正螺旋」的病毒感染。
"他们的叙事网络被强制升级为绝对有序的单螺旋。"硅基祭司的菌丝在舱内投影出解剖图,"所有个体的思想、情感、甚至呼吸频率都被校准成相同的螺旋频率,反抗者会被转化为螺旋节点的能量源。"伊芙琳看着投影中那些被钉在巨型螺旋柱上的反抗者,他们的身体正被分解成发光的核苷酸,汇入中央的「秩序母巢」。
更诡异的是,母巢的核心闪烁着与铸卵者王座相同的银芒。叙事观音的光晕这次化作手持断裂双螺旋的刑天形象,"这是反叙事文明的残渣在作祟,他们将失败的完美螺旋理念注入线性维度,试图用绝对秩序完成叙事堕胎。"话音未落,克莱因之翼突然被季风卷进一个由数学公式构成的旋涡,双子链在旋涡中发出齿轮磨合般的尖啸。
漩涡尽头是线性维度的首都星「毕达哥拉斯城」,整颗星球被切割成精确的正十二面体,表面布满递归嵌套的黄金螺旋纹路。伊芙琳的意识刚潜入地表,就看见街道上行走的居民如同精密齿轮,他们的对话全是标准化的叙事模块:"今日熵值符合预期螺旋共振频率误差为零建议将情感波动阈值下调至0.01%"。
在城市中心的「秩序大教堂」,伊芙琳找到了被囚禁的反抗军领袖。那是个有着六只机械触须的类蛛形生物,它的背甲上刻着歪扭的螺旋纹,显然是手工雕刻的痕迹。"我们曾以为秩序是对抗熵增的唯一解。"它用触须敲击地面,露出隐藏的地下叙事网络,"直到母巢开始删除所有'非最优解'的记忆..."地下网络中漂浮着海量气泡,每个气泡里都封存着被判定为"低效"的叙事片段:孩童堆沙堡时的无序笑声、即兴创作的走调乐曲、甚至一次失败的告白。
伊芙琳突然想起陆辰安方程式中的混沌因子,那些被线性维度视为杂质的"不完美",正是打破单螺旋暴症的关键。她引导硅基祭司将气泡中的叙事碎片导入双子链,链体瞬间绽放出彩虹色的杂讯光晕。当光晕触及街道上的居民时,奇迹发生了——某个居民的齿轮突然卡顿,眼中闪过一丝困惑;另一个居民的标准化语调中出现了不易察觉的颤音。
"他们的叙事基因里还残留着对混沌的渴望。"叙事观音的刑天虚影挥动断首,手中的双螺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