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尝试过加装更大功率的发射器,但功耗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而且随着距离增加,地球曲率也会成为障碍,信号会被地平线遮挡。"
李明远叹了口气,伸手比划着。
"即使使用中继站,理论上也最多能将控制范围扩展到1000公里。”
“但那需要事先部署,不够灵活。"
方宇轻轻敲击桌面,思考着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远程控制确实是无人机系统的核心瓶颈,尤其在这个卫星通信还不够普及的96年。
李明远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手绘图纸,铺在方宇的办公桌上。
"放纵,我们考虑过几种方案。”
“这是地面中继站网络设计,缺点是部署困难,易受地形限制。”
“这是基于高空气球的中继系统,但稳定性太差;还有一个是利用近地民用通信卫星,但带宽太小,而且安全性存疑。"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最终无力地垂下。
"问题是,这些方案要么技术上尚不成熟,要么成本高得惊人,要么就是可靠性不足。”
“空有一个能飞那么远的平台,却没法有效指挥,这就像……"
他搜索着恰当的比喻。
"就像造了一把射程五千米的步枪,却只能瞄准五百米以内的目标。"
方宇注视着桌上散落的图纸,每一张都代表了李明远团队的心血和努力,却都在这个根本性问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他理解李明远的挫败感——在军事技术领域,一项革命性成果被单一瓶颈所限制的情况并不罕见。
"说实话,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甚至试过改造民用卫星电话系统,"
李明远苦笑着补充道。
"但延迟太大,根本无法进行实时操控。”
“最快的响应时间也要2到3秒,这对于高速飞行的无人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
他坐回椅子上,双手无奈地摊开。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阳光透过窗户斜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影。
远处传来工厂的机械运转声,与李明远急促的呼吸声形成奇妙的对比。
"我一直在想……"
李明远最终打破沉默,声音里带着一丝恳求。
"方总,您总是能提出那些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构想。”
“像改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