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总,去注意你的发言!”
"你说的这是科幻小说,不是技术报告!"
航天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张明义忍不住拍案而起,打断了方宇的讲解。
他的眼镜在会议室的荧光灯下闪着冷光。
"可回收火箭?你确定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
“鹰国人在航天飞机上砸了几百亿美元,到现在维护成本还是天价!”
“要是可回收火箭技术这么简单就能做出来,他们何必还要大费周章?!”
“方总,您是做军工的,可能对航天领域的难度估计不足……"
方宇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表情却异常平静。
他转头看了一眼投影屏幕上自己设计的火箭回收示意图,深吸了一口气。
会议室内弥漫着浓重的咖啡味和紧张的气氛,十几位航天专家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他身上,眼神中大多带着怀疑甚至轻蔑。
"张总工,我理解您的疑虑。"
方宇的声音沉稳有力。
"但鹰酱航天飞机之所以成本高昂,是因为他们选择了错误的技术路线。”
“整个飞行器全部回收固然理想,但技术难度和成本都过高。”
“而我们提出的方案只回收一级火箭,难度要低得多。"
王德铭院士推了推老花镜,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眯了起来。
"方总,即使只回收一级,您考虑过再入大气层时的热防护问题吗?”
“降落时的精准控制呢?这些都是极其复杂的工程挑战。"
“如果执意要做的话,会不会最后出现一种极为可笑的情况——那就是,收回一级火箭的花费,会远超再重新制造一枚……”
方宇点击遥控器,屏幕切换到一张更详细的技术图纸。
"王院士,您提的都是关键问题。”
“关于热防护,我们设计了特殊的耐热合金防护层,并采用最小化暴露面积的姿态控制,减少再入时的热量积累。至于精准降落——"
他又切换到一张降落控制系统的图纸。
"我们设计了三重冗余的制导系统,结合GPS定位和地面雷达引导。”
“辅以火箭发动机最后阶段的姿态微调,理论上可以实现50米范围内的精确着陆。"
"理论上?"
一位年轻的推进系统专家冷笑一声。
"理论上我也可以成为宇航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