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宇先是指导北方工业的特种材料团队,研发出了一种以铪、锆、钛等难熔金属为基础的、纳米级的复合金属粉末。
然后,利用北方工业最先进的、由他亲自设计的工业级3D打印设备,以“打印”的方式,一层一层地、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将这个复杂的多孔弹头外壳,直接“生长”出来。
这种制造方式,可以完美地控制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精确地制造出设计图上那些复杂的、如同毛细血管般的内部冷却管路和发散微孔。
当第一个按照设计图1:1制造出来的、闪烁着暗金色金属光泽的、表面光滑却又暗藏玄机的弹头鼻锥,被从3D打印机中取出来时,在场的材料学专家们,抚摸着它那冰冷而坚硬的表面,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见证的,是人类材料科学和制造业的一场伟大革命。
……
一个月后,一个集成了全新热防护系统的、完整的弹头鼻锥原型机,被安装到了北方工业“等离子体风洞”的测试平台上。
这是整个龙国最先进的、也是唯一能够模拟20马赫高超音速飞行环境的顶级试验设备。
测试控制室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方宇和“东风快递”项目的所有核心成员,都聚集在巨大的防弹玻璃观察窗前,紧紧地盯着测试舱内那个小小的弹头。
“各单位注意,测试倒计时开始!”
“10,9,8……”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总工程师按下了启动按钮。
“嗡——!”
一股强大的电流瞬间涌入风洞的电弧加热器,测试舱内的空气被迅速加热、电离。
一团刺眼的、发出蓝白色光芒的等离子体射流,如同被束缚的太阳,猛地喷射而出,瞬间包裹了整个弹头鼻锥!
控制室内的屏幕上,数据开始疯狂刷新!
【模拟速度:20马赫】
【等离子体温度:3300摄氏度】
【弹头表面温度:2500……2800……3000摄氏度……持续上升中!】
【结构应力:危险!已达材料被动承受极限!】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启动主动冷却系统!”方宇的声音在这一刻响起,冷静而果断。
随着他的指令,储存在弹头后部的超低温液氮,通过微型泵,被瞬间压入弹头内部那如同蛛网般复杂的管路系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