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天才(第1页)

北方工业的灯火通明,夜深了,雨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会议室早已变身为临时设计中心,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图纸和计算结果几乎不留空隙,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香和工程师们紧张工作的汗味。

方宇在各个小组之间穿梭,不时停下来解答问题、提供建议,脸上始终带着自信而沉着的表情。

材料组的负责人工程师李瑾一脸愁容地站在一块电子白板前,盯着上面的材料参数表发呆。

方宇走过去,看了一眼白板,立刻明白了问题所在。

"材料问题?"方宇问道,虽然已经知道答案。

李瑾苦笑着点点头。

"方总,要在两周内完成这么多单元的生产,我们需要一种轻量、高强度、防水、耐腐蚀且还要成本可控的材料。”

“常规的铝合金太重,碳纤维成本太高且生产周期长,玻璃钢强度不够……"

他的声音中满是无奈,"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周围几位材料专家也纷纷点头,表情凝重。

一位年轻工程师补充道:"更关键的是,这种材料还需要在洪水和冲击下保持结构稳定性,普通的连接方式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方宇微微一笑,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笔,快速画出了一种蜂窝状的内部结构图。

"我们可以采用铝-镁-锌合金作为基础材料,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提高强度,同时降低重量。”

“内部采用这种蜂窝状结构,既能保证强度,又能大大减轻重量。"

他的笔在白板上飞快移动,一个全新的复合材料结构逐渐成形。

"外层涂覆一种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物,这能提供极佳的防水性和抗腐蚀性。”

“连接部位采用特殊的卡扣式设计,配合高强度复合材料螺栓,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实现快速组装和拆卸。"

材料组的工程师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设计,李瑾更是惊讶地张大了嘴。

"方总,这种材料配方……我从未见过……”

“但从理论上看,确实能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只是……"

"我们有设备制造这种材料吗?"

另一位资深工程师提出了疑问。

"北方工业的二号厂房有适合的生产线,"方宇胸有成竹地回答,"需要做一些调整,但今晚就能开始试生产。我会安排专人协助你们。"

李瑾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