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杨伟(第1页)

北方工业总部大楼前,一名身着普通灰色西装的年轻人站在台阶下,不断推着眼镜架,目光中透着些许迷茫和不安。

秋风吹动他略显凌乱的短发,手中紧握着一个公文包,仿佛那是他在这陌生环境中唯一的依靠。

杨伟,成飞航空工程所的结构设计师,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已在国内航空领域小有名气。

一周前,他正在进行某型机翼结构优化设计时,突然接到了调令——即刻前往北方工业报到。

没有解释,没有过渡,甚至连自己手头的项目都没能做个交接。

"您好,请问您是……"守卫处的军人打量着这位看起来有些局促的年轻人。

"我叫杨伟,成飞的,接到通知来这里报到。"

杨伟掏出证件和调令,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四川口音。

守卫核对过文件后,面色一变,立刻打起精神。

"杨工您好!方总已经交代过了,请您稍等,我立刻安排人带您过去。"

十分钟后,杨伟站在了北方工业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前。

轻轻敲门后,里面传来一个平静而有力的声音:"请进。"

推开门,一个年轻得有些出乎杨伟预料的男子正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似乎在欣赏窗外的景色。

听到门响,他转过身来,目光如电般扫过杨伟全身。

"杨工,路上辛苦了。请坐。"

方宇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则回到了办公桌后。

杨伟小心翼翼地坐下,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公文包边缘。

在飞机设计领域,他向来自信,但面对这位传说中天才一般的武器设计专家,他却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压力。

尤其是,他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被突然调来。

方宇没有立即说话,而是静静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航空工程师。

在他的脑海中,杨伟的履历如同一份清晰的档案徐徐展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后赴莫斯科航空学院深造,专攻气动力学和结构设计。

回国后直接进入成飞工作,参与了多个重要战机改进项目。

短短几年内,他提出的多项创新方案获得了高层认可,尤其在机翼设计和隐身技术整合方面展现出罕见的天赋。

更难得的是,杨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有极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他能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将重量控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