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炎黄城中心城(第1页)

炎黄城会议室的墨玉岩桌面上,15 座新城的金色名称投影还未消散,像 15 颗星辰环绕着中央的炎黄城模型。模型是用曙光大陆特有的 “水晶砂” 3D 打印而成,城墙的纹路细腻如真,中心区域的指挥塔尖镶嵌着半颗星核矿石,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与龙首中山装领口的龙形徽章交相辉映,形成一道淡淡的光晕。窗外,灵脉草的清香顺着敞开的窗户涌入,混着远处 “逐光城” 传来的青年欢笑声和机甲训练的轰鸣声,像一首充满生机的交响曲,让整个会议室都洋溢着蓬勃的气息。

“‘龙国十五城’的命名已经确定,接下来的核心,就是强化炎黄城的中心枢纽地位,实现向四面辐射发展。” 龙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抬手拂过模型边缘的虚拟河流,水流在投影中泛起涟漪,“这里不仅是指挥中心,更要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心脏’。我们要通过交通网络、能源管道、信息系统,将十五城紧密串联成一个整体,就像人体的心脏供血给四肢一样,避免出现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的局面。”

苏睿立刻调出炎黄城的三维规划图,指尖在平板电脑上轻轻一划,投影瞬间放大,覆盖了半个会议桌。中心城的轮廓以炎黄城现有核心区为基础,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出扇形区域,虚拟的交通线路像银白色的血管般从中心城蔓延至十五城,节点处闪烁着红色的信号灯:“根据初步规划,中心城向四面发展的核心是‘三网融合’—— 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交通方面,计划修建四条磁悬浮主干线,设计时速 500 公里,分别连接东郊农业区的‘灵泉堡’、西郊工业区的‘机甲港’、北郊军事区的‘镇矿关’、南郊生活区的‘逐光城’,主干线再通过支线连接其他新城,实现‘中心城到十五城半小时通勤’;能源网则依托中心城正在建设的‘曙光一号’大型核聚变反应堆,装机容量是现有小型反应堆的 10 倍,通过地下超导管道将电能、热能输送到各城,替代现有小型反应堆,不仅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0%,还能减少核废料产生;信息网采用量子通讯技术,在中心城建立主服务器集群,配备‘天枢’超级计算机,确保十五城的政务、科研、民生信息传输零延迟、零中断。”

“交通网的规划很关键,但要充分考虑地形因素,不能只看直线距离。” 李龙成将军站起身,走到规划图前,手指点在 “镇矿关” 与中心城之间的浅山区域,那里的虚拟山体呈现出灰褐色,标注着 “地质不稳定带”,“这片浅山的岩石以页岩为主,容易发生滑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