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城机甲工厂的战术模拟车间内,空气里弥漫着量子投影设备特有的淡淡臭氧味,混合着控制台散热风扇的轻微嗡鸣。50 米长的弧形墙面被全息投影完全覆盖,断云峰的嶙峋岩壁带着逼真的粗糙质感,迷雾沼泽的氤氲水汽仿佛能透过光影沾湿衣襟,镇北关的防御工事上,虚拟的弹痕与锈迹清晰可辨,连风掠过岩壁的呼啸声都通过环绕音响精准还原。十二台十二生肖机甲的全息模型呈 “锋矢阵” 静立中央,银灰的子鼠机甲隐现微光,金黄的寅虎机甲獠牙泛寒,深蓝的辰龙机甲龙角峥嵘,机身能量导管流淌的蓝光与投影光影交织,营造出虚实难辨的战场氛围。
苏睿站在中央操控台前,白色科研服的袖口挽至小臂,指尖在虚拟面板上快速滑动,调出十二支预备机甲小队的人员档案 —— 全息头像旁跳动着驾龄、实战次数、基因强化等级等数据,像一串流动的星辰。龙首和李龙成将军并肩站在她身侧,龙首的皮鞋踏在嵌有传感器的金属地面上,每一步都引发细微的光影涟漪;李龙成将军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扫过机甲模型时,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军徽,难掩眼中的期待。
“按照作战体系终极规划,机甲小队以 12 台为标准编制,十二生肖机甲各配属一台,形成‘侦察 - 攻坚 - 突击 - 支援’的全链条作战闭环。” 苏睿的声音带着技术人员特有的严谨,她抬手轻点面板,模拟战场中的子鼠机甲突然启动隐形涂层,银灰色机身在光影中渐渐虚化,只留下淡淡的能量波动轨迹,“这是我们从 30 支候选队伍中筛选出的第一支试点小队 ——‘龙鳞小队’,驾驶员均来自各军种顶尖人才库,平均驾龄 5.8 年,且全部接受过二阶基因药液强化,神经反应速度最低达到 0.2 秒。”
李龙成俯身凑近屏幕,目光锁定子鼠机甲旁的驾驶员头像,嘴角勾起一抹赞许:“是赵峰这小子?去年黑森林‘影豹’围剿战,他单人驾驶老款‘夜枭’侦察机甲,在磁场涡流区潜伏三天,躲过三只异兽的红外探测,最后还精准引导炮火端了巢穴。论隐蔽侦察,陆军侦察部队里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正是赵峰。” 苏睿调出赵峰的实战记录,全息屏幕瞬间切换为夜视影像 —— 老款机甲在密林中灵活穿梭,避开异兽的热成像扫描,“我们为子鼠机甲定制了‘神经同步优化模块’,他本身的反应速度就比常人快 30%,现在与机甲的指令响应延迟压缩至 0.1 秒。上个月模拟训练,他驾驶子鼠机甲潜入‘敌方’三层雷达网,潜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