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其实这些守旧派的臣子们,也不应该怪他宠信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实在是这些人的奏折太难懂了!
看完了这些所谓文采飞扬的奏折,再来看欧阳修的奏折,那简直就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不用动脑子,臣子的想法就能完完整整的进入自己脑袋,可真的是太爽了!
虽然天幕经常说皇帝肩负着天下,不能单纯的将皇帝看成是一个人,但是他觉得吧,有时候还是要将皇帝看作是人的!
毕竟这么高深的奏折,他这个人都看不懂,更不用说其他生物了不是?
欧阳修也很高兴自己的古文运动能够为大宋真正遴选出有用的栋梁之材。
只有那些原本以诘屈聱牙为美的所谓名士,恨的咬牙切齿。
现如今刘几还不是太学派的领头人,但他的文章已经传遍了京都,在这个以骈文为佳的时代,刘几可以说是众人心中当之无愧的状元。
不管这人想要哪一年来科举考试,不管他们谁去做这个主考官,都会给他第一名的好成绩。
结果,这样的大才落在了欧阳修这个不修文意的匹夫手中,竟然连科举都没考上,直接就被黜落了?
这样出名之人都不能考上,这让天下的学子怎么看待他们大宋的科举考试!
这不是徇私舞弊,又是什么!
科举舞弊,可不只是有泄露考题,修改试卷等方式,这种全凭自己喜好判卷,随意黜落才子的人,难道不正是在进行科举舞弊吗?
有人头铁的想要维护北宋以来的文风,梗着脖子出列:“官家!臣认为,欧阳修根本就是在乱弹琴!如此随意黜落学子,怎能不惹得天下学子议论纷纷,这,这就是在徇私舞弊!!”
“臣恳请陛下,速速将此獠捉拿归案!!”
宋仁宗赵祯反倒是气定神闲,笑眯眯的问欧阳修:“爱卿啊,你怎么说?”
欧阳修出列,拿起笏板行了一礼,一脸严肃正气:“回禀官家,臣,无话可说!臣行事,只看效果,若是现在的文风可以为大宋遴选出更优秀的人才,那臣自然无话可说,保持现状无所谓,甚至让臣也来做这华丽文风的推行者又有何妨!”
“但大宋的科举考试这么多年了,凭借着所谓的华丽清高的文章进入官场的人数不胜数,但是这些人真的有真才实学吗?他们的才能真的能够应用在治国上吗?请在场的诸位扪心自问,治国,真的需要这些读都读不懂的文章吗?”
欧阳修的反击来的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