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洞后,二丫说:“姐,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去了?”
“小妹,别着急,既然我们来了就要多买些粮食回去。你们小,什么也不懂,我们这里年年开春闹饥荒,等那时候再买粮,价格就要翻倍涨了。”
苏雨荷看看弟弟妹妹,又看看自己身上短了一截的衣服——衣服必须买。
她告诉妹妹:“你要是走不动了,就在这里休息,我和你哥去。”
其实她没说,手里还有人参没出手。她不想一下子把东西都卖出去,打算抻两天。要是看弟弟妹妹实在乏了,就在山上多住一天,恢复体力后再继续下山。
就这样,第三次返回府城时,她发现今天的府城人好像比往常多。
昨天问过妹妹和弟弟想吃什么,俩人异口同声说小馄饨好吃,今天她便带着二人又来到早餐店,每人买了一碗馄饨。
吃饭时,她听见邻桌几人在谈论:“相邻的几个城镇涌进了大批难民,很快就会到这里来,那时粮食一定涨价。”
三人吃完后,苏雨荷又独自来到了“仁和堂”药店。
掌柜的正坐在柜台前,见她进来,马上问:“孩子,今天手里又有什么货?”
她拿出背篓里的人参给掌柜的看,只见掌柜的眼睛顿时放光。这时见有人进来,掌柜的马上把人参推到苏雨荷手中,示意她暂时收起来,随手递给她一个画册。画册上画的全是各种药材,苏雨荷贪婪地看着,记下每一种药材,同时也看了一眼价格——根据标注,手里这个人参最少生长了50年,看起来又能卖不少银子。
等客人走后,掌柜的说:“你也看到人参的价格了,我估计这个人参应该有50年,我给你三百五十两。孩子,回去后要把钱收好,最近大量难民涌过来,说不好我们也要成为难民了。”
苏雨荷问掌柜的画册可不可以送给自己,掌柜的点点头。她谢过掌柜的,收藏好银子走了出来。
看到眼前有个成衣铺子,她推门进去。老板娘赶紧迎过来:“小伙子,买成衣吗?”
“棉衣什么价格?”苏雨荷凑过去问道。
老板娘看了看她:“像你这么大的,棉衣一套需要一两银子,单衣需要600文,里衣需要400文。”
老板娘还补充说:“你们买吧,现在都是减价处理。这里要打仗了,过两天我们都要逃难去,平时这个价钱可买不到。”
苏雨荷把弟弟妹妹叫过来:“像我弟弟这么大的,需要多少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