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章 织毛衣(第1页)

秋风刮得刺骨,刚一钻出山洞,三人就冻得浑身发抖。

这几天陷阱里捕获了不少野兔子,可惜都被竹签扎中,兔皮破损严重。苏雨荷用剪子剪下兔毛,扎成一捆捆,又用竹子打磨出8根长竹针;剪下来的兔皮也没浪费,她让大柱子用温泉水浸泡清洗,然后晾晒起来。

“姐姐,留这些兔毛做什么?”二丫问道。

“天冷了,我准备纺点毛线,给咱们仨各织件毛衣。”

“姐姐太好了!那我能做点什么?”大柱子连忙问。

苏雨荷找出上次吃猪肘时留下的野猪腿骨,用烧红的铁钩子烫穿一个洞,穿上布绳做成一个拨浪锤。这可不是逗小孩的玩具,而是纺线用的工具——她记得前世小时候,见过爷爷这样纺线。

她搭起一个竹架子放在身前,将穿过骨头的线绳一端打结,另一端留出半米系在竹架上,用手拨动骨头让它转动起来,再把兔毛一缕缕接上,随着骨头旋转,渐渐纺成毛线。

很快,一团毛线就纺好了。看了两天,弟弟妹妹也学会了纺毛线,苏雨荷便把这活儿交给他们俩。自己则拿着竹针在石板上反复打磨,去掉毛刺后,开始织毛衣。记忆里,前世小时候的毛衣都是妈妈织的,那时她总趁妈妈不注意,偷偷拿起来织上几针。如今重新上手,动作很快就熟练了。

第一件毛衣织得稍小,正好给妹妹穿。“姐姐,这件毛衣穿上暖和极了!”二丫穿上后,笑得合不拢嘴。大柱子投来羡慕的目光,苏雨荷安慰道:“别着急,下一个就给你织。”

“不急,姐姐你先织件穿上,在我织,我扛得住冻。”一拍胸脯说道。

两天后,大柱子的毛衣也织好了,穿上十分合身。最后,苏雨荷给自己也织了一件。

织完三件毛衣,她又纺了两大团线。二丫疑惑道:“姐姐,这些线已经够织三件毛衣了,怎么还纺?”

“我打算每人再织两双袜子、一副手套,留着冬天用穿,还能织毛裤。”

“姐姐,我也想学织袜子!”二丫急切地说。

“不是给你准备了一副竹针吗?”

眼瞅着就要上冻,三人放下手头的活儿,赶忙把土豆刨出来运回家,又将剩下的地瓜藤移栽到地里,接着把苞米、谷子都收割回来,种在普通地块的萝卜、大白菜、胡萝卜也一并收了。这一干,就是十天。

白天忙着收庄稼,晚上就织袜子、手套。如今,每人都有了一双袜子和一副手套。

手头的活儿告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