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在那里直叹气,好好的家园,让他们搅得乌烟瘴气。他派两个留守人员,在路上查看还有没有从山上退下来的人员。
第二天,留守人员回来报告,除了一起下来的人,再没看到从山上下来的。剩下的人恐怕是夜晚被狼吃了,或者被野猪拱了,谁都说不明白。毕竟当时没下山的,过后就别想找到了,肯定早已喂了野兽。
县令很生气,马上提笔把这次事件记录下来,又附上百姓们的诉状,托回京城的同窗带到京城。
这次府衙也损失了5个人,他们偷偷写了一份材料,让人转到京城。材料特别着重提到京城的四大武门,反复追问他们是爱国还是叛国,还质问这次抗击外寇他们出了多少力——因为每个门派都损失了一半人员。
县令写了专门的诉状,状告京城四大武门不爱国,反对敢于抵抗吐蕃国入侵的民间壮士,把这些人说成是不入流的歪门邪教。他把这些人不敢参战,却指责别人打胜仗不光彩、坚持习武之人就要明枪实战等言行,都写进了奏折里,还附上了老百姓的心声……
据府城人员估计,这次大约损失了105人。县令事先提醒手下,这只是初步统计,实际损失只会更多,剩下的人损失过半。
事后,这个消息传到了当今圣上的耳中。皇上大怒,当即派人下来调查。这一调查不要紧,皇上收到了不少写给他亲自启封的密信,每封信封上都写明“圣上亲启”。虽然有些密信被压下了,但皇上还是看到了几封。
信里大体都在说,这次战役死了那么多人,却没有一个皇子下来调查。反而派人来镇压抗击外敌的英雄,说不应该用所谓的“歪门邪道”夺得战争的胜利。有人质问,难道轰炸吐蕃士兵是坏事?几个王子是在为那些死去的吐蕃士兵惋惜,要给他们招魂吗?
皇上看后大怒,怒的是八王爷,带兵打仗不行,事后却大张旗鼓地抓捕炸死吐蕃士兵的人,他到底想干什么,居心何在?皇上当即下令:“把那四大门派的掌门人都给我抓进天牢,并且派专人审讯,一定要问出他们是何居心!”
不过皇上还真想知道,炸弹是怎么制造的。上次召见抗击吐蕃国的大将军吴大江,本想亲自和他聊一聊前方的战况。怎奈几个太子从中作梗,非要调大将军去护送远嫁南越国和亲的公主。皇上出于慈父之心,也就没有阻拦。他想着,等这次大将军回朝,一定亲自召见此人,让他亲口跟自己讲一讲前方的战况……
苏雨荷几个人并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只觉得这里每天温度适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