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乌云,像一块沉重的铅锭,压在城市上空,也压在所有关心这场官司的人心头。
苏明玥的办公室里,空气凝滞如冰。
律师函的电子版在屏幕上闪烁着冰冷的白光,每一个字都透着精心设计的傲慢与挑衅。
“心理声纹比对”“诱导性取证”,对方的律师团显然经验老到,他们不直接否认录音内容,而是从程序的合法性与证据的科学性这两个最刁钻的角度,试图将这把刺向苏氏集团心脏的利刃,变成一团废铁。
顾承宇的电话几乎在同一时间打了进来,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他们这是在拖延时间,同时在舆论上把水搅浑!心理声纹比对?这是想把客观证据主观化,让法官陷入技术细节的泥潭!”
苏明玥却异常平静,她的手指在键盘上轻快地敲击着,仿佛在弹奏一首序曲。
她没有反驳,甚至没有在电话里与顾承宇讨论对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承宇,帮我个忙。把林景深叔父,苏启山,近二十年来所有能找到的公开演讲、采访、会议发言的视频和音频,全部调取出来,清晰度越高越好。”
顾承宇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声音里陡然升起一股兴奋:“你是想……”
“他们要科学,我就给他们最前沿的科学。”苏明玥的声音里没有丝毫波澜,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她挂断电话,屏幕上已经跳出一个复杂的软件界面,标题是“认知波动模型(CVM)”。
这是她和陆子轩联手开发,原本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情绪分析的辅助系统,其核心算法能够穿透语言的伪装,直达语音基频最细微的抖动,捕捉情绪在声带上留下的真实烙印。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苏明玥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海量的数据如洪流般涌入模型,CVM以前所未有的算力高速运转着。
屏幕上,苏启山二十年来的声音被分解、重组、标记、比对。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企业家,到老谋深算的一方巨头,他的声线在变,语速在变,但某些在特定情绪下——如愤怒、恐惧、谎言——的基频特征,却像DNA一样稳定。
最终,一张错综复杂却又规律清晰的“声纹人格图谱”生成了。
图谱上,代表“欺骗”与“高压”的红色区域异常醒目,其特征峰值与那段关键录音中的声纹波动完美重合。
苏明玥亲自将这份长达三十页的分析报告打印出来,附在了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