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城市脉搏最微弱的时刻,地铁首班车的司机还在梦中。
但在城市地下的动脉里,某种东西已经醒来。
第一个发现它的是一个通宵加班后精神恍惚的广告策划。
他拖着脚步走在换乘通道里,周围是巨幅的美妆和游戏广告,色彩饱和到刺眼。
然而,在一片光滑的灯箱之间,一堵水泥承重墙却像是被贴上了无数块膏药。
不是寻常的寻人启事或通渠广告。
那是几十上百张泛黄、边缘卷曲的纸页,大小不一,像是从同一本书上粗暴地撕下来的。
他鬼使神差地走过去,借着头顶惨白的灯光,看清了上面的铅字。
“我的沉默不是金子,是锁链。”
“他们说为了我好,但从不问我好不好。”
“我只是想停下来喘口气,他们却给我开了药方。”
每一页的底部,都印着一行截然不同的小字:“撕下它,贴在你不能说话的地方。”
策划师的大脑像被电流击中,瞬间清醒。
他看到一个戴着口罩的清洁工,正拿着铲子费力地刮着墙面,但每当他清理完一片,就有两三个同样戴着口罩的年轻人,像幽灵一样从通道两头冒出来,从背包里拿出新的纸页,用胶水迅速贴上,然后融入稀疏的人流。
这根本不是一场清理,而是一场无声的、以墙面为战场的拉锯战。
他的目光最终被一张贴在正中央的纸页攫住。
上面那句“我说痛,他们说我在表演”被一个不知名的过路人用粗大的荧光笔狠狠圈出,那力道几乎要划破纸背。
荧光绿在昏暗的通道里,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里因为连续数月的超负荷工作,正隐隐作痛。
昨天,当他向上司提出休假申请时,上司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年轻人,别这么矫情,谁不痛?忍忍就过去了,这叫历练。”
他看着那行字,突然觉得,这堵墙在替他说话。
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西南三县,晨雾尚未散尽。
三岩镇中学的王老师彻夜未眠。
他面前的桌子上,摊着一份来自明心基金“乡村心理巡讲”的资料。
然而,让他双眼布满血丝的,不是那些专业的心理学术语,而是夹在第十五页和第十六页之间的一张打印纸。
是“张慧案”的庭审笔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