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路标不会说话(第1页)

空气仿佛是凝固的。

苏明心的“普通人叙事训练营”更名为“倾听工作坊”后,第三节课的氛围,比前两节课更加沉闷,像一块吸满了水的海绵,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上。

学员们不再是来学习“如何讲述”,而是被迫“如何倾听”。

他们带来的“不愿说话的人”,像一件件沉默的行李,被安放在椅子上,散发出各自不同的气场——有的是抗拒,有的是麻木,有的是深不见底的疲惫。

一名年轻的记者学员,李倩,第五次悄悄瞥向身边的母亲。

老人自始至终低垂着头,花白的头发在顶灯下泛着一层黯淡的光。

她的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手指关节粗大,皮肤是那种被岁月和劳作反复打磨后的粗糙质地。

从进门到现在,她没有看过任何人一眼,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膝盖上那一小片被磨得发白的裤料。

李倩坐立不安。

她想替母亲解释,想告诉苏明心,告诉所有人,我母亲不是不友善,她只是……只是不习惯。

话语在舌尖滚了几个来回,又被她强行咽下。

这是工作坊的铁律:学员不能替自己带来的人发言,一个字都不能。

苏明心没有催促,也没有进行任何引导。

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像一尊入定的雕像,目光温和地扫过每一个人。

她知道,沉默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一种比任何话语都更尖锐、更沉重的语言。

她要做的,不是戳破这层沉默,而是给它足够的空间,让它自行发酵、膨胀,直到包裹在里面的人,再也无法承受那份真空的压力。

时钟的秒针在寂静中“咔哒、咔哒”地走着,每一下都像锤子敲在众人的神经上。

李倩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狂乱的擂动声。

她带来的选题,是关于失独老人的心理干预,她以为自己能处理好,以为自己足够专业。

可当这个人是她的母亲时,所有的理论和技巧都土崩瓦解。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安静即将达到顶点时,那个一直低着头的老人,忽然动了一下。

她的手指微微蜷缩,然后,一道沙哑的、仿佛很久没有使用过声带而发出的声音,清晰地在房间里响起。

“我女儿以前……也这样。”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老人依然没有抬头,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