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啼鸣被电脑音箱里的电流声切断。
苏明玥按下播放键,周曼卿的声音像根细针,精准扎进三年前那个雨夜——
“把苏明玥那份初稿再优化一遍,重点保留她模型里的现金流折现逻辑。”
阁楼的晨光漫过她手背,指节因用力微微发白。
这17秒的录音是徐莉昨夜翻遍旧物箱找到的,当时她躲在茶水间整理会议记录,手机恰好录下了隔壁会议室的对话。
苏明玥盯着音频时长,喉结动了动——足够让声纹比对锁定说话人,足够让所有说她“靠抄袭上位”的人闭麦。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阿Ken的消息:“文件收到,20分钟出结果。”她快速回复“辛苦”,指尖扫过笔记本上的“直播应对方案”,“秦澜”二字被圈了又圈——那位被周曼卿截胡项目的投资人,今早主动发来了当年的邮件往来截图。
“沈昭,我们可以发报道了。”她按下通话键,窗外的麻雀扑棱着飞过窗棂。
沈昭正在新闻大厦23层的编辑室,咖啡杯沿还沾着口红印。
听到这句话时,她正在把一沓打印纸钉成时间轴:2020年3月苏明玥提交初稿,3月5日周曼卿以“优化方案”名义上报,3月10日苏明玥被通报“数据造假”——每一个时间节点都用红笔标得刺眼。
“等我半小时。”她扯下耳机线绕在手腕上,键盘敲击声骤然密集,屏幕上的标题从《剽窃者的升职路》改成《谁偷走了她的升职路?
》,又删去,最终停在“一个被系统性抹除的女孩,和她不肯熄灭的光”。
阁楼里的绿萝叶尖还挂着夜露。
苏明玥盯着电脑上@阿Ken发来的声纹比对报告,“匹配度98.7%”几个字烫得她眼眶发酸。
手机突然震动,是程律的来电:“周曼卿的合作律所是‘明晖’,他们最擅长抓证据链的漏洞。”他的声音带着律所空调的冷意,“那封内部邮件我没找到原始来源,必须删了。”
“改成‘多名知情人士交叉印证’。”苏明玥摸过笔记本,钢笔在“秦澜”旁画了颗星,“秦女士已经同意出镜,她的证词比邮件更有力。”
沈昭的鼠标悬在“发送”键上。
凌晨四点改到第七版的文章里,被删除的邮件段落处,新添了一行小字:“三位参与当年项目的前恒信员工向记者确认,周曼卿提交的方案核心模型与苏明玥初稿高度重合。”她对着屏幕念了三遍,按下发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