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元月十九日,子时四刻。
东宫显德殿内,鎏金烛台上的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
李承乾端坐主位,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上的鎏金酒樽。
殿外暴雨如注,雷声滚滚,仿佛上天也在为即将到来的血腥之事擂鼓助威。
他已经在这三天内,得到了更加详细的信息:
显德殿驻军一千人,崇教殿驻军五百人,正寝殿驻军六百人,东宫四门驻军九百人,而长乐门是东宫正门,通太极宫,驻军三百人,永春门、嘉福门、玄德门各两百人把守,其中,嘉福门通皇城。
显德殿每班会有三百人轮值,崇教殿每班有一百人轮值,正寝殿每班有两百人轮值,长乐门和其他东宫三门封闭,有一百五十人把守,其他三门各一百人把守。
每日三班轮换,每隔四个时辰换一班。
此刻,驻守东宫的是晚班,从酉时到卯时。
丑时时分,东宫禁军大部分会休息,仅有少数值夜士兵。
那些休息的禁军,他们在东宫东北角“卫率府”营房区休息,大约有一千两百人。
休憩时需将横刀、弓矢存于武备院械库。保留贴身短刃防身。
营区设警钟3座,对应不同预警级别,从警报到集结完成限时半刻。
还有约八百人处于战备状态,他们驻扎在东宫西北角“武备院“,是专设禁军营地,要求他们甲不离身,闻鼓即动。
武备院西侧独立院落配置左右卫率中郎将,是独院,校尉是两人一院,队正是四人一院,特点是临近马厩,便于紧急集合。
显德殿偏厢是当值侍卫临时休憩处,仅容三十人。
也即是说,在丑时时分,短时间内,他需要面对的最多是一千人左右,甚至更少,若鼓声响,就会短时间增加到一千八百人,拖得时间更长,会增加到三千人。
但是,营房过度集中在东北角、高级军官离营区过远、兵器集中管理影响应急、夜间仅靠更鼓报时,这都是禁军休憩制度漏洞,也是李承乾的机会。
而且,下暴雨,可以掩盖一些声音,更利于他发动政变。
夜色深沉,东宫正寝殿内。
李承乾缓步踏入殿中,目光冷峻。他抬手一挥,侍立的宦官们立刻躬身退出,殿门在无声中闭合。
随着最后一盏烛火被掐灭,整个大殿陷入一片黑暗,唯有窗外微弱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而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