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寅时正。
甘露殿。
李承乾坐在伏案旁,却没有批复奏疏,而是面露沉思之色。
江南道、剑南道战事已起,目前战况未知。
但李承乾却并不怎么担心。
无论是岳飞,还是徐达,他们统军本事,都是顶尖的。
而且,麾下之兵经过了淮南道、山南东道之战,可以说是能战之兵,士气正是高昂之时,加上充足的后勤保障,足额的兵饷,士兵不惜命,战则必胜想必也就是时间问题。
别看如今的江南道冯盎闹得正欢,但面对岳飞,落败之局早已定下。
他现在考虑的事情,是登基后治理大唐一事。
登基后,如何治理大唐,这是一门大而深的学问。
根据已掌握的八道州郡情况来看,目前大唐百姓的日子并不怎么好。
首先,粮食问题,是一个摆在李承乾面前的严峻问题。
高产的粮食作物,就很需要在这个阶段出现。
他想过,一旦登基,面板系统升级,想必可以更加智能些,他想要兑换一下玉米、番薯、土豆的种子、种植培育手册,也不会是难事。
也不知道升级后的系统,能否大方一点?
大唐百姓生活,连温饱线都没有达到,这个残酷的现实让李承乾意识到想要对外开战,还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最主要的还是粮食问题必须解决。
其次,复杂的税赋问题。
虽说他想要将各种不顺眼的税赋都要减了,但如果真的这么做,大唐朝廷的运转就会出现问题,到时候率先造反的恐怕不是百姓要造反,而是官吏造反了。
当然,减掉这些税赋是最终目标,但不能急,必须缓缓图之。
再次,田地的问题。
虽说他已经剿灭了五姓七望,也从他们手中收回了大量的田地,但这些田地对于整个大唐来说,还是少数。
大唐的权贵子弟,还有世家,他们侵占田地的本事一直在稳步提高,令人防不胜防。
但想要从这些人手中收回土地,那么,到时候,这些人势必会站在他李承乾的对立面。
剿灭了势力庞大的五姓七望,还有苟延残喘的关陇集团等世家,以及无数个小世家。
对于这些人,李承乾不能一味地只知道诛杀。
他需要的是拉拢一批,再打压一批。
尤其是那些侵占百姓田地,逼死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