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文化人的吐槽这么好玩吗?(第1页)

“到啦!” 老袁叔的吆喝声打断思绪,拖拉机在土路上犁出两道深痕,扬起的尘土扑面而来,黎洛屿挥了挥眼前弥漫的土雾,才瞥见 “红旗公社”四个大字。

古朴的拱形门透着厚重的时代气息,两侧石柱上,红底白字的标语格外醒目,“扎根农村志不移”、“广阔天地炼红心”,每一笔都诉说着这个时代的豪情、奋斗的壮志。

远处的墙面上,绘制着各种时代特色的宣传画报:《贫下中农欢迎你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张张质朴又热忱。

黎洛屿望着这一切,心底有种别样的情愫翻涌,似是灵魂深处的震荡,又似新生活的期待。

车斗里的知青们七手八脚跳下来,黎洛屿听见有人嘀咕:“这就是公社?比县城破多了。”

两个红袖章将他们一行6人交给了当地割尾会,一番‘验明身份’、‘洗心革面登记’、‘违禁物品检查’和对着伟人画像鞠躬‘宣誓改造’之后,才接过干事递来的 ‘改造承诺书’上按下手印签上字。

走出割尾会的时候,一人给了一张《下放证明》,两本油印的《**改造手册》和《红宝书》,黎洛屿随手翻开,第一页明晃晃的写着‘每日劳动时长不得少于十小时’的条款时,忽然笑了。

裴老把手册卷成筒状,敲了敲黎洛屿的肩膀,耳语道:“知道为什么叫‘割尾会’吗?” 他指了指远处啃食野草的山羊,“当年他们说山羊的尾巴是‘资本主义残余’,要统统割掉。后来发现没尾巴的羊活不过冬天,又偷偷给缝回去。人啊,有时候还不如羊聪明。”

黎洛屿:这话是能说的吗?

“当年在同仁堂坐诊,最讲究‘望闻问切’, 他卷了卷衣袖,掸了掸衣服上的尘土,“我们给病人按寸关尺辨证,现在却要给山羊的尾巴定性。”

黎洛屿捂嘴憋笑:文化人的吐槽这么好玩吗?

“您老还能吐槽,说明精气神足着呢!”

徐奶奶无奈的拍了拍裴老:“别跟孩子瞎说。”

黎洛屿摇头:“别,我爱听,裴爷爷可以多讲讲。”

“看看,我就知道咱家黎丫头是最特别的,等安顿好了,裴爷爷教你‘裴式十三针’。”

“好呀!我这么聪明,肯定一学就会!”

“哈哈哈~,裴爷爷看好你!你要是愿意,裴爷爷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回向阳大队的时候,坐的依然是老袁叔的拖拉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