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有客来(第1页)

赵砚往村长家跑了一趟。

他跟村长说了说今年的米价要作妖。

村长原本还沉浸在收的大米换高价的喜悦中,一听他说的话,谨慎了。

让自己的儿子孟良和赵砚跑着,一家一家的劝说,多多少少的留些米养家口过日子。

听进去的人家留了一些,至于那些钻进钱眼子里的,还是把米卖完了。

收米的收完王婶子家里的,给了银子。

王婶子接过了银子,瞧着天色不早了,就热心肠的留他们在家里吃饭。

为首的一个穿着蓝色华服的年轻俊朗的老板,谦和的谢了她的好意,还向她打听,“双河村里有一户,好像汉子姓赵,夫朗叫江若的,你知道他家在哪吗?”

王婶子立刻点头,“知道,知道。”

她看了看这位年轻俊朗的公子,想着他也是镇上的,江若家也在镇上,指不定的背地里有什么勾搭。

就十分热情的带着他去赵家。

这位年轻公子可是个大老板呐。

王婶子见他收大米,给银子都不带犹豫的,有的不足斤两,他还给人补了两按成斤算,是个不缺银子的。

果不其然。

王婶子把他带到赵家门口后,这位公子的小厮给了她半两银子的打赏钱。

可叫她心里乐的开花了。

她在赵家门口喊,嗓门儿响亮非常,“赵砚家的,你出来一趟。”

江若不在院子里,在灶屋炖鱼呢。

赵砚回来后就把几条鱼给处理了,江若打算一条炖汤,一条红烧,一条糖醋。

孙海在灶屋里帮着他一块儿做饭。

江若听到声响,擦干净了手要出去。

院子里,修着鸡棚的赵砚离得近,听到声音后就先出去了。

他到门口,看到收大米的人,认出来,一只手握着大门就要关上,“我家大米不卖。”

收大米的年轻人笑了笑,“我不是来收米的。”

王婶子抢着说,“他是来找你夫郎的,若哥儿,若哥儿呢?”

她喊着,头往赵家院子里探。

生怕自己闹的动静不够响。

“找我夫郎?”赵砚听后手从门上松开,认真的打量了他,发觉他的长相有点儿熟悉。

想了半天,想起来,他跟江夫人长得像!

这人自报家门,“我姓江,单字晗。”

赵砚一听,忙请他进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