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署官邸里的朝臣们也因天幕所言,议论纷纷。
“儒家发展壮大后,竟会带来这等弊病!”
“确实,真是难以想象……”
“不过仅此一事,儒家怕不是要彻底衰弱了。”
“我看未必,这得看陛下的态度,若是儒生还有用未必会赶尽杀绝。”
放满蒲团的屋舍内。
被众儒生用求救眼神紧紧盯着的欧阳霖,只觉得胸闷气短。
他也只比众人痴长数十岁,反复推脱不得才忝列学派首位,又怎知这种绝境下有什么法子,能救儒学救儒生。
天幕不会因他们满心彷徨停滞,而是一扫先前谈论宋朝时的阴霾,重新欢脱起来。
【大怂发生的那些事儿,简直是专治低血压啊!】
【所以罗青云在顺天帝的帮助下,将抑儒办得非常之利索,可以说是将威胁扼杀在了萌芽状态了。】
【不仅杜绝了儒家扩大到一定程度,产生异变,还带来了一个好处。】
【那就是重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盛况!】
【在靖朝治下,只要能做出有利于国家王朝发展的建设,就是值得嘉奖的。帝王的奖赏重用,开始逐渐从学派转到个人身上,不拘泥于有无学派,何等出生。就算是目不识丁的匠人,在发明出造纸术后也能名垂青史,得到跃升阶级的阶梯。】
【这就是罗青云为大靖做的最后一件事。】
【关于儒家的围剿终了,他便向皇帝陛下上书表示,不太适应洛阳城为官的生活,希望可以辞官归隐。】
【咱们顾哥当然希望这位算无遗策的谋士能留下,继续为大靖建设出一份力。】
【但见他去意已决,也只能再三确认他的心意后,答应让他致仕。】
【其实在当时人们眼中,会很不理解罗青云为何要在拥有九皇子派系里的崇高地位,好不容易跟随顺天圣皇帝陛下入主洛阳,高官厚禄近在眼前时,辞官归隐。】
【这又要谈及罗青云的大智慧了。】
【他足够通透,所以知道当重臣远没有当谋臣那么简单。】
【而且他又熟读易经,能轻易看透人心,所以呆在顺天圣皇帝身边几年十几年多半是君臣相得,但他俩寿命都不短几十年后他还能圣眷正浓吗?罗青云尽管相信圣皇帝的人品,但不相信没人会觊觎他的位置……】
【当然还有种可能,就是罗青云他根本不喜欢工作,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不到重要关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