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年,洪武六年,自刘信出生以来,她见的最多的人莫过于她的母亲了。至于父亲,母亲总是在说,父亲很忙,有时候回不了家,所以父亲没办法天天见到。
洪武六年,大明初定,百废俱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在工业上,自然是优先满足农业和军事上的需求了。
而政治上,因为朱国瑞文化基础不行,所以大明的官僚系统是刘业创造的,这个官僚系统在后续的岁月,不断整合大明帝国的各方力量,快速增加着帝国的实力。
当然,这一切和刘信没有太大的关系。在有能力行动之前,虽然她是大明军师独女,但因为家教的关系,家里只有洗衣、做饭、嬷嬷、家丁、管家五人,她也只认识这五人。
因此,除开母亲,刘信又从这五人口中知道了刘业的另一面。
洗衣的是位仆妇,只负责洗衣,刘信喊她张婆。在她眼里,刘业是位不太讲究的人。
张婆是本地人,她的社交网络覆盖了其他大明帝国的文官显贵的仆妇圈,从那些圈子来看,刘业家的规矩简直就是没有规矩。
当然,张婆对刘业的好感还是挺高的,因为刘业给的工资比市面价格高了两成。
做饭的厨娘也是本地人,刘信喊她李婆。相较于张婆,李婆的手艺一般般,但经过刘业的调教,她的手艺现在去大酒店做主厨,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李婆更有上进心,因为得到了菜谱秘方,所以李婆对刘业更加的崇拜,认为他是什么都懂的老先生。
嬷嬷虽然叫嬷嬷,但年纪并不大,只是这个时代,女子生育年龄小,所以女子三十岁做奶奶的比比皆是。
嬷嬷是刘信母亲罗悦的贴身婢女,最起码罗悦在花魁时期,她们是这样的关系。
虽然刘业在五年计划时期拆掉了金陵的青楼,解放了妓女,但社交惯性以及时代趋势,还是让这位名叫墨竹的嬷嬷成为了罗悦的女仆。
当然,作为贴己的熟人,嬷嬷并不需要干什么重活,她只要负责照顾罗悦和刘信就行了。在她看来,刘业是顶天立地的伟男子、圣人、救世主。
家丁要负责家里的重活,负责搬运重物,没事的时候会去看门。
家丁姓许,是一位战场上因为伤残而退伍的老兵,刘业有伤残退伍兵就业政策,他和刘家是雇佣性质的,本质上属于士兵退伍会这个组织。
在他眼里,刘业是一位厉害的军师、大善人、大将军,他会读书写字,都是他的功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