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海的年轮(第1页)

孙女把鹅卵石放进女儿襁褓时,窗外的玉兰花正落得纷纷扬扬。花瓣飘进敞开的窗,落在婴儿的小脸上,她咂了咂嘴,小手却紧紧攥住了冰凉的石头,像抓住了片不会融化的海。陈望舒坐在摇椅里望着这幕,林深的旧罗盘在窗台泛着铜绿,指针不知何时定格在“北”的方向,与鹅卵石的波痕形成微妙的夹角。

“当年你爷爷总说,石头会记仇也会记恩。”她轻声对刚成为母亲的孙女说,目光落在婴儿攥石的小手上,那手的轮廓像极了年轻时的林深,指节处有浅浅的窝,“这石头记着三亿年前的浪,记着昆仑山口的风,现在要记着你的体温了。”

婴儿周岁那天,抓周盘里的鹅卵石被最先选中。小姑娘摇摇晃晃扑过去,把石头抱在怀里啃,乳牙在石面上留下细密的牙印,像给时光的年轮添了圈新纹。陈望舒看着那牙印突然想起,孙女小时候也这样啃过这石头,当时留下的浅痕早已被岁月磨平,却在石头深处埋下了隐秘的呼印。

这天下午,她们收到了份来自青藏科考站的快递。小张的孙女寄来幅画,画里的昆仑山口竖着座奇怪的碑,碑身是块巨大的波痕石,上面爬满了孩子,最顶端的小姑娘举着块鹅卵石,笑得露出缺了颗的门牙。画的背面写着:“老师说这是石头的家族聚会。”

陈望舒把画贴在客厅的照片墙上,刚好在林深遗像的旁边。老人的黑白照片里,他正蹲在昆仑山口的岩石前,手里举着块相似的石头,笑容被风沙吹得有些模糊。照片墙的另一端,贴着孙女婴儿时期的照片,她攥着鹅卵石的小手,和林深举着石头的手,在时空中形成了对称的弧度。

小姑娘三岁时,开始缠着要听“石头的故事”。孙女抱着她坐在书桌前,指着鹅卵石的波痕说:“这里曾是片大海,有鲸鱼在里面唱歌,后来海水退了,就变成了奶奶去过的雪山。”阳光透过纱窗落在石面上,波痕的阴影在墙上晃动摇曳,像片流动的碎银。

陈望舒偶尔会翻看那本泛黄的手册,最新的字迹是孙女写的:“2063年春,小安会认石纹了。”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波浪,像孩子眼里的海。她想起当年在鸣沙山埋下的玻璃瓶,此刻大概正躺在某座新建的博物馆里,藏羚羊羽毛的阴影投在展柜玻璃上,和这鹅卵石的波痕,在不同的时空中重叠。

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小姑娘突然从梦中惊醒,哭着要找鹅卵石。孙女把石头放进她汗湿的手心,她立刻不哭了,喃喃地说:“石头在跳,像小鱼。”陈望舒站在门口看着,闪电照亮窗台的瞬间,她仿佛看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