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海字新生》(第1页)

汐星的指尖划过沙滩时,星尘与河沙正顺着指缝流淌。她画的“海”字比奶奶潮芽当年的更舒展,右边的三点水用星尘铺就,左边的“每”字掺着回水河的细沙,笔画相交的地方,两种颗粒正慢慢咬合,像两块严丝合缝的拼图。望海星的小伙伴“星汐”举着贝壳放大镜蹲在旁边,镜筒里的星尘突然亮起微光,在沙地上投出个小小的箭头,指向海天相接处——那里,“听潮五号”的尾焰正刺破云层。

“奶奶说,‘海’字要带着两个家的味道。”汐星抓起一把混着星尘的河沙,任其从指缝漏回沙滩,“就像爷爷的铜鱼符,左半边刻着昆仑的雪,右半边嵌着南海的盐。”星汐突然指着远处的浪花,“你看!浪涛在画我们的‘海’字!”果然,白花花的浪头扑向沙滩,退去时留下的水痕,与两个孩子画的字完美重叠,只是更大、更壮阔,像宇宙在说“我帮你们加粗”。

这天下午,双河学校的孩子们在礁石旁埋下“跨星胶囊”。胶囊是用回水河的陶土与望海星的晶体混合烧制而成,里面装着三样东西:汐星录的回水河潮声、星汐画的行星星图、还有全校孩子的指纹拼成的“我们”二字。埋胶囊的土坑里,提前撒了两把土——一把来自回水河底,一把采自望海星的火山口,当两把土在坑里相遇,竟冒出细碎的火花,像两种家园的能量在悄悄握手。

“听潮五号”传回的最新数据显示,地球与望海星的引力场正在产生微妙的共鸣。每当回水河的潮水漫过礁石上的“海”字,望海星的晶体海滩就会同步亮起,反之亦然。天文学家说,这是两个星球在“对话”,用引力波传递着“我们都在”的信号。而信号的最强点,恰好对应着孩子们埋下“跨星胶囊”的位置,像大地在给宇宙标重点。

三年后,汐星和星汐作为“少年使者”访问望海星。当她们在晶体海滩上画出地球的“海”字,整个海滩突然变成蓝色,星尘组成的浪涛符号从四面八方涌来,与“海”字交织成网。网中央浮出个透明的人影,是望海星最古老的“听潮者”,他的声音通过翻译器传来:“祖先说,当两个‘海’字相遇,宇宙就会多出一个家。”

返程时,她们带回了块会“唱歌”的晶体。晶体里封存着望海星的星潮声,当它与回水河的潮声同时播放,会自动生成新的旋律——是宇宙通用的“和平歌”,每个音符都由“我在”的声纹组成。晶体放在博物馆的中央展台,每天都有地球人与星人围着它合唱,歌声飘出展馆,与回水河的浪涛、望海星的星潮连成一片,像天地在和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