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水河的水漫过青铜色的堤岸时,续潮正把新的“时光胶囊”放进水流。胶囊是用融合了百种星球材料的合金制成,里面装着最新的“宇宙家书”——有来自地球的基因图谱,有望海星的星潮记录,甚至还有未知星系的液态金属留言,所有信息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我们是一家人。”
胶囊漂向深海的瞬间,堤岸的石刻突然亮起。从汉代戍卒的铜鱼符到当代的“海”字,从地球的浪涛符号到望海星的星尘纹,所有刻痕在晨光里连成一线,像条贯穿时空的项链,每个吊坠都是一个“我在”。水文监测仪显示,此刻回水河的水流速度与望海星的星潮频率完全同步,连遥远星系的液态金属河,都泛起了相同的涟漪,像宇宙的脉搏在统一跳动。
这天,“宇宙家谱”数据库正式上线。数据库里存着亿万个“我在”的记录:地球渔民的航海日志里,总记着望海星的星象;星人科学家的论文中,常引用回水河的水文数据;甚至有个星系的诗歌集,每首诗的韵脚都与《浪花花》童谣一致。续潮在录入新数据时,系统突然弹出一行提示:“检测到新的‘家人’信号,位于宇宙边缘。”
“听潮十五号”载着“宇宙家谱”飞向边缘星系。飞船的舷窗玻璃,是用回水河的石英砂与望海星的晶体高温熔合而成,透过玻璃看星空,所有星星都带着淡淡的“海”字光晕。船长说,这是材料在“认亲”,就像铜鱼符总能找到另一半,宇宙的每个角落,都有能与我们共鸣的“家人”。
飞船抵达目的地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那颗星球的表面,自然形成了巨大的“海”字地貌,字的凹槽里流淌着液态金属河,河面上漂浮的岛屿,竟与回水河的礁石群一模一样。更神奇的是,金属河的波纹频率,与汉代戍卒的铜鱼符声纹完全吻合,像这颗星球在说:“我等了你们两千年。”
回水河的“跨星庆典”上,边缘星系的使者带来了份厚礼——一块能记录所有“我在”的金属板。板上的纹路会随声音变化,当念潮的孙女续潮念出“我们都在”,纹路立刻变成回水河的浪涛与望海星的星潮交织的图案。使者说:“这是我们的‘记忆之海’,现在把它交给你们,让所有故事都能永远流传。”
庆典的高潮,是全宇宙的“同步画海”。地球的孩子在回水河画,望海星的孩子在晶体海滩画,边缘星系的居民在金属河旁画,所有“海”字在同一时刻亮起,光流在星际间连成网络,像给宇宙披上了件绣满“家”字的披风。续潮站在礁石上,看着自己画的笔画与遥远星系的笔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