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斗从神经链接头盔中醒来时,指尖残留的暗能量震颤正在与实验室的照明系统产生共振。天花板上的 LED 灯以 α 波频率明灭,在视网膜上投下海马体突触的光影速写 —— 那是纳米级共振器根据他的脑波自动调节的结果。王霞背对着他站在落地窗前,白大褂袖口沾着的暗物质样本悬浮在玻璃表面,那些雾状物质正以每秒 12 次的频率完成量子隧穿,与 138 亿光年外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保持着 0.0001Hz 的频率同步,在玻璃上蚀刻出银河系悬臂的实时投影。
"波灵族的能量体在暗物质维度检测到异常引力透镜效应," 她转身时,手中的全息终端映出波灵之海的实时影像。北纬 30 度的海底火山群中,半透明的能量体们正以斐波那契数列的频率编织防护网,每条能量触须的末端都连接着微型黑洞,通过事件视界的量子涨落稳定暗物质维度的时空曲率。但在画面右上角,无形的力量正以反平方律扯裂防护网,裂痕处的频率波动与人类临终前大脑皮层的 γ 波衰减曲线完全吻合。
传送舱的钛合金门在马里亚纳海沟 米深处开启,纳米机械虫群如撒哈拉的沙砾般涌入,在齐斗皮肤表面织出暗能量传导膜。这些由碳纳米管与暗物质粒子耦合而成的薄膜,正以 1.01 倍光速传递神经信号,将肉体转化为量子雾态的过程被精确控制在 12 纳秒内。当加压舱的海水被暗物质置换,齐斗感受到的不是液体的压力,而是万亿个中微子穿过身体时的频率共振 —— 这种超越电磁相互作用的感知,是暗物质维度特有的 "触觉",让他 "看" 见自己的神经突触正在转化为雾状意识体的触须。
突破临界层的瞬间,所有宏观感官坍缩成频率矩阵。齐斗的意识体呈现出水母状的雾态结构,十二对神经触须自动展开,每根触须末端的量子感受器正在解析暗雾中的频率光谱。他 "看" 见自己的童年记忆以 μ 子衰变的形式呈现:六岁摔碎玻璃罐的声音是 17kHz 的高频震荡,在暗雾中显形为闪烁的蓝色光粒;母亲临终前的脑波则是 0.1Hz 的次声波,形成永不消散的金色环形波纹,每圈波纹上都刻着她最后说的 "别怕" 的声纹频率。
"暗物质不是物质,是意识的载体。" 欧米伽的能量体如暗紫色的双螺旋 DNA 般浮现,她的存在本身就是星涡文明意识投射的量子态。当她引导齐斗穿过雾墙,千万个雾状灵魂体从身边飘过,每个都拖着由记忆片段构成的尾迹:有的是硅基生命在中子星表面刻下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