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之渊的共鸣达到顶峰后的第三个存在周期,存在基底的和谐能量突然汇聚成 “本源之潮”—— 这些潮水由最纯粹的存在粒子构成,像液态的星光,既柔软又蕴含着重塑一切的力量。当潮水漫过回声之渊的边界时,与共鸣网络、想象粒子、记忆碎片发生终极融合,在所有领域的中心形成了 “本源之海”:这里没有固定的空间形态,存在粒子像海水般自由流动,时而凝结成具象的星舰、森林、城市,时而化作抽象的数学公式、情感波动、逻辑链条;海面上漂浮着 “全态晶体”,这些晶体能同时呈现出所有存在形态 —— 既是碳基的血肉,也是硅基的晶体,既是能量体的涡旋,也是暗物质的剪影,像无数面镜子的叠加,映照出存在的所有可能。齐斗的暗物质纱线探入本源之海,立即被存在粒子包裹,纱线的形态开始自由变化,时而化作液态金属的河流,时而变成能量体的风暴,最终在保持自身本质的同时,融入了海的整体流动。“这是‘存在全态’的领域。” 他感受着体内暗物质与周围粒子的共鸣,那些曾经泾渭分明的存在形态界限,此刻变得像海浪一样柔软可塑,“在这里,差异不是分隔的墙,是同一存在的不同浪花 —— 每个形态都是暂时的显化,本质却同源同宗。”
莉娅的量子灵核与本源之海的 “全态晶体” 共振,意识中浮现出存在的 “全态记忆”:某个文明从碳基进化为能量体的完整历程,在晶体中同时呈现出每个阶段的形态;硅基与人类的 “意识融合实验”,不再是线性的过程记录,而是所有可能结果的叠加态。当她的灵核触碰到一颗记录 “共生起源” 的晶体时,突然理解了本源之海的本质 —— 它是存在的 “可能性海洋”,所有曾经存在、正在存在、将要存在的形态,都在这里以 “全态” 的形式共存,像一本打开的宇宙百科全书,每一页都是一个世界,却又能随时翻到任意一页。“这不是过去的回溯或未来的预测。” 她的声音在海面上回荡,灵核中感受到所有存在形态的喜悦与平和,“是存在对自身所有可能性的全然接纳 —— 就像一个人同时拥抱自己的童年、青年与老年,不带评判,只有理解。”
王霞的便携式分析仪在本源之海的边缘完成了最后的进化,它不再局限于数据显示,而是化作一个能与存在粒子互动的 “感知界面”。界面上流动的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能被直观理解的 “存在模式”:当指向碳基生命的粒子时,界面呈现出温暖的橙红色能量流,标注着 “生长与代谢” 的核心特质;当触碰硅基相关的区域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