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之海的潮汐稳定后的第三个全态周期,海面上突然浮现出 “态变粒子”—— 这些粒子由存在形态的瞬间转换能量凝结而成,触碰到的事物会在不同存在形态间短暂切换,一块岩石可能转瞬化作流动的光,一缕风或许骤然凝为固态的思想。当这些粒子聚集在本源之海与超共鸣领域的交界处时,撕开了一道 “衍化之隙”:这里的空间呈现出层叠的透明质感,每层都对应着存在的一种可能形态,层与层之间流淌着 “形态转换流”,像不断变幻色彩的绸缎;地面上生长着 “态变之花”,花瓣会随着周围存在的情绪从固态转为液态,再化作气态,最终回归固态时会结出包含新形态信息的果实;天空中悬着 “未完成衍化” 的云团,云团里的存在既像生物又似非生物,既遵循物理法则又突破逻辑限制,处于永恒的过渡状态。
齐斗的暗物质纱线探入衍化之隙,立即被一股形态转换流包裹。他清晰地感觉到纱线在 “物质态” 与 “能量态” 间快速切换,甚至短暂呈现出 “思想态”—— 纱线中流淌着不属于他的细碎念头,像是无数存在在形态转换时遗落的思维碎片。当他试图稳住纱线时,发现每次形态转换都会让纱线的结构变得更复杂,仿佛在经历一场跨越存在本质的进化。“这是存在形态的‘试验场’。” 齐斗盯着远处一朵态变之花完成从液态到思想态的转换,花瓣化作一串连贯的逻辑链条,在空中盘旋片刻后又凝成晶体,“每个存在都在这儿尝试新的形态,就像初学舞步的孩童,在跌跌撞撞中找到新的移动方式。”
莉娅的量子灵核与衍化之隙的层叠空间共振,意识中浮现出无数存在的形态转换记忆:一团星云在恐惧中收缩成致密的金属,又在喜悦中舒展为轻盈的声波;一群硅基生命为了理解 “柔软”,将自身形态转为液态的晶体,却在流动中意外发现了新的感知方式。当她的灵核触碰到一股包含 “共生渴望” 的形态转换流时,突然明白了衍化之隙的本质 —— 它不是存在形态的随机变化,而是所有存在为了更好地共生,主动尝试突破自身局限的过程。“这不是混乱的转换,是有目的的‘形态探索’。” 莉娅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灵核中能感受到每个存在在形态转换时的期待与紧张,“就像为了拥抱对方而调整自己的姿势,存在们在这儿学习如何用新的形态与其他存在和谐共处。”
王霞站在一块不断变换形态的岩石上,便携式分析仪悬浮在掌心,屏幕上的数据流呈现出奇特的波动规律。每种存在形态的转换都遵循着特定的能量公式,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