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我说为何诸多因果纠缠不清,原来是平心暗中出手相助!”
“她必定已经证道成圣,并借此方式提醒于我。”
通天微微一笑,果然不愧是盘古一族的轮回之主,平心确实拥有莫大的神通与法力!
太上笑道:“通天师弟,碧游宫是你的地盘,不如你先来讲如何?”
“此话不妥。”通天谦逊回应,“大师兄为兄长,理应先行。”
“说得极好!”元始点头赞同,他所掌阐教最重礼仪,自然支持通天的说法。
太上也不再推辞,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由我先讲。”
他开始讲道,却不讲《道德经》,也不讲《黄庭经》,而是从最基础的内容说起。
通天与元始心知太上的用意。
此次人教、阐教带来众多弟子,其中不少是初入门的新弟子。
上来便讲述大道,讲解高深的法门,恐怕这些新入门的弟子听得云里雾里。
所以,只能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说起。
这也是太上与元始借通天碧游宫中时间法阵的主要原因。
讲道的时间有一千万年,这已足够漫长。
圣人开口讲道非同寻常。哪怕只是最简单的道理,也令诸多仙人心有所感。
碧游宫内德天花纷纷飘落,功德金莲处处绽放,玄黄之气弥漫四周。
太上端坐高台之上,脑后显现出巨大的功德金轮。
那金轮缓缓旋转,隐隐传出玄妙道韵。
元始与通天静静聆听太上的讲述,同时留意着众弟子神情变化。
他们都清楚,基础最为关键。无论多么玄奥的道术法则,皆由基础演化而来。
故而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更进一步说,
基础知识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修士的“道”。
太上的道,在于“有无之间”,讲究清静无为,崇尚“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莫与之争。”
他只将最基础的内容娓娓道来,便将自己的道展现得淋漓尽致。
唯有真正具备大智慧者,方能从中窥见真意。
太上在高台上从容讲解。
元始与通天则在一旁默默观察众弟子的表现。
元始心中暗叹:“终究比不上通天师弟啊。同样都是弟子,偏偏他的弟子真的听懂了,不仅听进去了,还身体力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