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奇怪包裹(上)(第1页)

物证科的消毒水味还没散尽,王奕刚把南京带回的资料归档,走廊里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郑丹妮抱着个半人高的纸箱冲进来时,证物袋上的密封条还在簌簌发抖,郭爽跟在后面喘着气,警服第二颗纽扣松了线头,在风里晃成个不安的弧。

“费局让直接送你这儿来,”郑丹妮把纸箱放在解剖台上,指节叩了叩箱面,“收发室扫过X光,里面是不规则硬物,没有危险品标识,寄件人那一栏写着‘老朋友’。”她退开半步时,白大褂下摆扫过台面上的解剖刀,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王奕正往手上套乳胶手套,听见这话动作顿了顿。手套绷紧的瞬间,她忽然想起南京纪念馆里那些装着遗骨的密封袋,也是这样沉甸甸的,仿佛装着整个寒冬的重量。“韩家乐,”她扬声朝里间喊,“带光谱仪过来。”

韩家乐抱着仪器出来时,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这位刚从法医系毕业的实习生总说,王奕处理证物的样子像在拆精密的钟表——指尖永远稳得没一丝颤,连呼吸都掐着节拍。此刻她正用镊子挑开纸箱外层的胶带,褐色的牛皮纸被撕开时,露出里面层黑色塑料袋,袋口系着根红绳,打得是死结。

“绳子是尼龙材质,表面有磨损,”韩家乐举着放大镜凑近,“纤维样本显示沾过河道淤泥,还有……”她忽然顿住,镜片反射着无影灯的光,“绳结打法和三年前‘红绳连环案’的一致,但那个凶手已经执行死刑了。”

王奕没说话,只是用剪刀小心地剪开红绳。塑料袋展开的瞬间,郑丹妮忽然别过头去——里面是截苍白的手指,指甲涂着剥落的豆沙色指甲油,断面参差不齐,边缘还沾着暗褐色的血痂。韩家乐立刻用标尺测量:“从指节长度判断是中指,皮肤弹性尚可,离体时间不超过十二小时。”

“女性,年龄在18到22岁之间。”王奕戴上头镜,指尖轻轻拂过指腹,“指腹有薄茧,应该是长期练习乐器或者……”她忽然停在指甲根部,那里有圈浅浅的月牙形压痕,“经常戴戒指,款式是细圈带钻的。”

郭爽在旁边记录的笔忽然掉在地上。她弯腰去捡时,目光扫过解剖台边缘——那里还放着王奕从南京带回来的雨花石,其中块白色的石头上,天然形成的纹路像极了此刻这截断指的轮廓。

“这里有东西。”韩家乐用镊子从塑料袋夹层里夹出张折叠的信纸,泛黄的纸页上用打印体写着:“第十二个,还差三个。游戏开始了,王法医。”末尾没有署名,只有个用血画的笑脸,嘴角弯得异常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