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拢士大夫?”
林川琢磨片刻,叹了口气,“谈何容易……”
天下的州府官署里,十之八九是科举出身的文人在做主。
乡里的宗族事务,也多由那些读过书的乡绅说了算。
就连寻常百姓嘴里的道理,多半也是从说书先生、私塾先生那里听来的。
而这些人,说到底都与士大夫阶层脱不了干系。
这群人手无缚鸡之力,手里却攥着两样要命的东西:笔杆子和话语权。
史书由他们修,乡贤由他们评,连谁是忠臣、谁是逆贼,往往都由他们一笔定夺。
铁林谷即便是为百姓做了再多,若被他们在笔下冠上“乱党”的名头,就会面临千夫所指的局面。
这世道的规矩,终究是由他们来定的。
要想在这规矩里成事,要么干脆推翻规矩,要么就得让定规矩的人认你。
南宫珏思忖片刻:“大人是觉得……他们眼高于顶?”
“岂止眼高。”
林川自嘲地笑了笑,“在他们眼里,我这双手抡过锤、握过刀,沾的是铜臭和血腥,哪配跟他们谈什么经义?怕是连铁林谷的门槛,都入不了他们的眼。”
“大人过谦了。”
南宫珏笑道,“‘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足以让太州的举子们折腰。”
“一句诗而已。”
林川摇摇头,“诗再好,可铁林谷里的规矩,放到外头,哪个不是离经叛道?”
南宫珏沉默片刻:“属下倒觉得,这些恰恰是突破口。”
林川眉头一皱:“突破口?”
“士大夫里,也不全是守着旧规矩的老顽固。”
南宫珏道,“有不少人寒窗苦读,本就想做些实事,却被官场的腐气憋得难受。他们恨贪腐,怜百姓,只是没处施展。铁林谷做的这些事,看着离经叛道,实则是在给百姓谋活路。这正是那些有骨气的读书人想做而不敢做的。”
林川看了他半晌,笑了起来:“怀瑾啊怀瑾,能从你口中听到这样的话,真是难得。”
南宫珏脸色一红,抱拳道:“大人还记得属下初来铁林谷时,见您让女子参与谷内事务,曾引’牝鸡无晨’来劝您吗?”
“怎么不记得?”
林川笑道:“当时你把孔孟之道搬出来,差点没把胡大勇气死。”
“那时属下确是迂腐。”
南宫珏坦然道,“可时间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