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正在和自己较劲、也在悄悄进步的你
2025年9月16号的晨光,应该比5天前更让你觉得踏实吧?还记得9月11号那天早晨吗?你揉着酸涩的眼睛从床上坐起来,手机屏幕还停留在抖音的推荐页,窗外的天已经亮透,闹钟显示快到上班或上学的时间,那一刻心里肯定又慌又悔——明明前一天晚上还告诉自己“就刷半小时”,结果手指像被粘在屏幕上,短视频里的音乐、画面、段子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把“该睡觉”“该做事”的念头全冲散了。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你才猛地惊醒,看着空荡荡的夜晚和没完成的计划,一边骂自己“没出息”,一边又忍不住想“下次肯定能控制住”。
但你没有像以前那样,把“下次再改”当成借口。那天早上,你或许还带着熬夜的疲惫,却点开手机设置,一步一步找到抖音的卸载按钮,确认的那一刻,其实是和那个“总被欲望牵着走”的自己,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对抗。别小看这个动作,很多人明明知道熬夜刷手机不好,却总在“再看一个就停”的妥协里循环,而你敢按下“卸载”键,这份“说到做到”的勇气,已经比很多只会原地焦虑的人强太多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几天你没有因为少了短视频的消遣而陷入迷茫,反而把时间攥在了自己手里,朝着“3500字”的目标一点点靠近。我能想象到你坐在书桌前的样子:可能是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落在键盘上,你端着一杯热咖啡,打开文档开始梳理思路;也可能是晚上,房间里只开着一盏台灯,周围安安静静的,只有键盘敲击的“哒哒”声在空气中回荡。写的过程里,你肯定遇到过卡壳吧?比如写到一千字左右时,突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展开,对着屏幕发呆了十几分钟,脑子里像塞了一团乱麻,甚至忍不住想“要不今天先算了,明天再写”;又或者写到一半时,突然怀疑自己写的内容“没意义”“没人会看”,手指悬在键盘上,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但你都熬过来了。你可能会站起来走两圈,看看窗外的夜景,让脑子稍微放松一下;也可能会翻一翻之前收集的资料,在密密麻麻的笔记里找到新的灵感;甚至会对着镜子给自己打气,说“再坚持一下,今天多写一百字也是进步”。然后你重新坐回书桌前,把那些犹豫和怀疑暂时抛开,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敲。就这样,文档里的字数从几百到一千,从一千五到两千五,再到现在快要触达3500字的目标,每增加一个数字,都是你对抗惰性、坚持下去的证明。这种看着目标一点点靠近的踏实感,可比刷完短视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