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言之凿凿,列举出无数技术细节。
证明这两个项目在现有技术框架下,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认为龙国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勉强摸到门槛。
国际社会,仿佛达成了一种默契。
对龙国的这两个项目,只有嘲笑和不屑。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龙国在“好高骛远”,是在“打肿脸充胖子”。
是在试图用金钱和口号,来弥补其技术上的巨大差距。
然而,龙国国内的反响,却与国际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民众得知消息后,最初的震惊过后,爆发出了巨大的自豪和振奋!
“卧槽!空天飞机!航母!杨总这是要逆天啊!”
“太牛逼了!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强国!”
“支持杨总!支持国家!干翻那些嘲笑我们的老外!”
网络上,各种支持和期待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现。
当然,也有一些担忧和不确定。
“这……真的能实现吗?感觉太难了。”
“别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啊。”
“这得花多少钱啊?别影响了民生。”
但这些声音,很快就被主流的自豪和期待所淹没。
龙国媒体,也迅速跟进。
开始大篇幅地宣传这两个项目的重大意义。
强调它们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极端重要性。
将杨宇科描绘成引领国家科技崛起的领军人物。
激发了全民的爱国热情和对科技发展的关注。
在外界汹涌的嘲讽和国内热烈的讨论中。
杨宇科,却异常平静。
他没有在社交媒体上发声。
也没有接受任何长篇采访。
直到有一天,宇科集团召开了一次简短的全球新闻发布会。
没有冗长的演讲。
没有激昂的口号。
杨宇科站在台上,面对无数闪烁的镜头和密密麻麻的记者。
他那张年轻却坚毅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右眉上方的小痣,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扫视全场。
声音,平静而清晰。
“关于最近外界对宇科集团,对龙国科技的一些评论,我听到了。”
他顿了顿。
“我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