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宇科集团为核心,调动了全国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核工程师、材料专家。
无数的资源,如同潮水般涌向这个代号为“烛龙之心”的秘密子项目。
在杨宇科提供的核心技术框架指导下。
在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拼搏下。
奇迹,再次降临!
仅仅两个月后。
在一个位于戈壁深处的秘密试验基地。
一座闪耀着金属光泽,结构异常精密复杂,体积却仅仅相当于一辆重型卡车大小的实验性聚变反应堆,成功启动!
淡蓝色的等离子体,在超强磁场的约束下,稳定地燃烧着。
控制室内,当监测屏幕上显示出那稳定得令人窒息的能量输出曲线,以及一个远超所有人预期的功率峰值时。
整个控制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烛龙之心’跳动了!它真的跳动了!”
林卫东和几位老专家,激动得老泪纵横,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一刻,所有的艰辛,所有的压力,都化作了最甜美的喜悦。
他们,亲手将科幻变为了现实!
这颗小型化的“太阳”,稳定地输出了足以满足数条电磁弹射器同时工作的巨大能量脉冲!
而且,效率极高,持续稳定!
“应龙”航母最关键的心脏问题,以一种最不可思议,也最震撼人心的方式,得到了彻底解决!
消息传回宇科航空总部。
杨宇科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很好。
一切,尽在掌握!
随着“伏羲”空天飞机的超材料问题,和“应龙”电磁弹射航母的超级能源问题,相继在杨宇科的亲自指导下取得决定性突破。
这两个牵动着整个国家神经的超级项目,整体进度如同按下了十倍速的快进键!
滨海的巨型船坞内,“应龙”号航母的舰体合拢速度快得惊人。
电磁弹射器的安装与调试,在“烛龙之心”强大能源的支撑下,进展神速。
舰岛的吊装,舰载电子设备的集成,一切都在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推进。
而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航空制造基地。
“伏羲”空天飞机的总装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