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定义的,还是定义者(第1页)

天幕低垂,像一张被反复重写的剧本纸。每一次改写,都留下模糊又隐秘的笔迹。

苏离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站在一间简陋的诊室里。

一张旧木桌,墙上的日历停在“2024年3月31日”,纸张边缘泛黄,像是刻意设置的“时代感”;角落堆着医用口罩、胶带和未封口的药箱——所有布置都透露着刻意的“现实还原”。

【拟人剧本加载中——角色身份设定中……】

苏离下意识低头。

她穿着一身白色外套,口袋里别着一枚老旧的诊所工牌。

【角色设定:基层诊所医生】

【人格内核提示:拯救他人、压抑自我、面对混乱仍选择守护】

【剧情模式:灰烬之城灾后日记】

——又是一个故事。又是一个试图诱导她“进入角色”的剧本。

“系统在用我熟悉的叙述方式,引诱我成为一个可被讲述的人。”她自言自语。

房门打开,一名女孩踉跄着冲进来,身后是满脸惊惶的男孩。他们身上穿着破碎的校服,眼中满是恐惧。

“医生——外面……外面塌了!”男孩哽咽道,“我们从学校逃出来的!求你救救她!”

系统没有给她“选择”,只有一组行动提示:

【1.安抚对方,提供医疗支持】

【2.启动疏散应急流程,带两人前往避难点】

【3.拒绝回应,剧情终止(代价:人设崩塌,剧本重载)】

苏离没有选择任何一项。

她静静站着,看着那两个孩子的脸在“情节冲突”中变得越来越真——像是系统在用情感调节器不断上调她的情绪共振频率。

“你想把我钉进‘拯救者’模板。”她轻声说。

两个孩子的身形忽然冻结,像被暂停。

【用户未参与剧情推进,剧本强制适配失败】

【正在加载备选剧本:“牺牲者的信仰”】

世界忽然颠倒。

她站在教室讲台上,黑板写着“灾后重建志愿者课程第一课”,窗外是废墟重叠的城市剪影。

这一次,她是老师。身下站着满脸仰望的学生。

【人格设定:愿意牺牲自己换取他人活路的人】

“又是另一个我。”苏离环顾四周,“你想把我导向一个能‘被赞美’、‘被需要’的形象。”

她走下讲台,走向窗前,目光越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