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壬寅年)
春天,正月初一丁丑日,皇帝亲自到南郊去祭祀。祭祀完了,他感慨地问司隶校尉刘毅:“你觉得我能跟汉朝哪个皇帝相比呀?”刘毅回答说:“跟桓帝、灵帝差不多。”皇帝一听就惊了,说:“咋能这么说呢?”刘毅说:“桓帝、灵帝卖官,钱都进了国库,陛下您卖官,钱可都进了自己腰包。就冲这一点,您恐怕还比不上他们呢!”皇帝听了,反倒大笑起来,说:“桓帝、灵帝那时候,可听不到这样的真话,现在我有你这样直言的大臣,说明我还是比他们强的。”
刘毅担任司隶校尉,整治那些有权有势的贵族,一点都不害怕。皇太子的乐队从东掖门进去,刘毅直接就上奏弹劾他。中护军、散骑常侍羊琇,跟皇帝是老相识,关系特好,还掌管着禁兵,参与朝廷机密事务十多年,仗着皇帝的宠信,又骄横又奢侈,还多次犯法。刘毅上奏弹劾羊琇,说他罪该处死。皇帝让齐王司马攸私下里找刘毅求情,刘毅才答应从轻处理。都官从事广平人程卫,直接骑马冲进护军营,把羊琇的下属抓起来,拷问他的隐私,先把羊琇那些乱七八糟的罪行奏报上去,然后才告诉刘毅。皇帝没办法,只好免了羊琇的官职。但没过多久,又让他以平民身份继续任职。羊琇是景献皇后的堂叔;后将军王恺,是文明皇后的弟弟;散骑常侍、侍中石崇,是石苞的儿子。这三个人都巨有钱,还互相攀比谁更奢侈。王恺用麦芽糖洗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就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石崇用花椒粉涂墙,王恺就用赤石脂。皇帝还经常帮王恺,曾经赐给他一棵两尺来高的珊瑚树,王恺拿去给石崇显摆,石崇看了,直接拿铁如意把珊瑚树砸个粉碎。王恺那个气呀,觉得石崇这是嫉妒他的宝贝。石崇却淡定地说:“别太心疼啦,现在就还你!”说完就叫手下把家里的珊瑚树都拿出来,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棵,跟王恺那棵差不多的更是多得很,王恺一下子就懵了,感觉自己输得很惨。
车骑司马傅咸上书说:“以前的帝王治理天下,对于吃肉穿衣,都有规定。我觉得奢侈浪费造成的危害,比天灾还严重。古代人多地少,却能有积蓄,那是因为大家都节俭。现在土地多人口少,却还担心物资不足,就是因为太奢侈了。要是想让大家崇尚节俭,就得整治奢侈之风。要是对奢侈行为不管不问,大家就会互相攀比,那可就没个头了!”
尚书张华,因为文学才华和见识,在当时名气特别大,大家都觉得张华应该位列三公。可是中书监荀勖、侍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