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甲辰年) 春天,正月己亥日,武库的井里出现了两条青龙。皇帝跑去一看,脸上乐开了花。百官都准备去祝贺,尚书左仆射刘毅却上奏表说:“以前龙降临在" />

第479章 世祖武皇帝中(第1页)

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甲辰年)

春天,正月己亥日,武库的井里出现了两条青龙。皇帝跑去一看,脸上乐开了花。百官都准备去祝贺,尚书左仆射刘毅却上奏表说:“以前龙降临在夏朝宫廷,结果后来给周朝带来了灾祸。《易经》里讲‘潜龙勿用,因为阳气处在低下的位置’。查了以前的典章制度,并没有祝贺龙出现的礼节。”皇帝听了他的,没让百官祝贺。

当初,陈群觉得吏部没办法全面考察天下的人才,所以就让各个郡国分别设置中正官,州里设置大中正官,这些职位都由本地人担任,而且得是在朝廷做官、品德高尚又有才能的人来干。让他们把人才评定等级,分为九品,如果有人言行表现好就提升品级,要是违背道义就降低品级,吏部就依据这个来任命百官。这制度实行久了,有些中正官不称职,各种弊端就越来越多。刘毅上疏说:“现在设立中正官,评定九品,他们想给人定高定低全凭自己心意,别人的荣辱都攥在他们手里,他们操持着本该属于君主的赏罚大权,抢夺了朝廷的权威。他们办公没有考核的压力,私下也不怕别人告发,心思千奇百怪,钻营的手段五花八门,廉洁谦让的风气没了,争权夺利打官司的风气倒是形成了,我真替朝廷感到羞耻!设立中正官,对国家政事有八大损害:评定品级时,跟着势力强弱走,是非判断随着家族兴衰变,同一个人,十天内可能就被评定出不同的结果,上品里没有出身寒门的,下品里没有有权有势的家族子弟,这是第一点。设置州都(大中正)这个职位,本来是要找州里大家都信服的、能主持公正舆论的人,来统一意见、平息争议的。可现在重视这个职位,却不重视选什么人担任,导致各种矛盾的言论在州里横行,大臣之间还结下仇怨,这是第二点。本来设立九品的标准,是认为人才的才德有好有坏,同类人中也有高低之分。可现在却把优劣颠倒,高低错乱,这是第三点。陛下您赏善罚恶,都是依法办事,唯独设置中正官,把一州人才评定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们,却没有赏罚的约束,还禁止人们申诉,让他们肆意妄为,无所顾忌,那些受冤枉的人,心里的怨气越积越多,却没办法让上面知道,这是第四点。一州的士人,多的有上千人,有的流落到别的地方,有的在外地谋生,中正官连面都没见过,更别说了解他们的才能了!可不管中正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这些人,都得给他们评定品级、写评语,他们从官府那里收集赞誉,又轻信流言蜚语来诋毁别人,全凭自己判断就会有不了解情况的弊端,听别人说又会有偏向一方的问题,这是第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