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秦医生电话都打到我这里来了(第1页)

五年后。

宋知微一早下了车间,新来一批实习生有一半是京大的师弟师妹,车间老师傅不多,她们公司刚刚起步没两年,需要经验老道的师傅带带这些实习生上手。

仪器操控起来很繁琐,宋知微示范了两遍,才让那些刚刚大四的学妹们上手实操。

“这个萃取明显不纯,颜色偏青,应该是第三个步骤出了问题。”

宋知微穿着除尘服,全身被裹得严实,就连平底运动鞋鞋也套上白色橡胶鞋套,她俯身去看显微镜里的微生物组织。

她手上同样带着医用级别橡胶手套,缓缓转动高倍镜,将没有破裂的组织放大,让旁边的实习生再去看。

实习生是个21岁大四生,跟宋知微一样,是京大化工学院的学生,实习公司经导师推荐,来了这所刚成立不过两年的化妆公司。

“还真是,师姐你好厉害,一眼就能看出来问题出在哪,我昨天查一晚上的实验步骤,做了三遍,就是查不出来。”

这个实习生戴着防护镜,一身臃肿的防护服显得她更可爱, 说话声也甜美嗲腻,很好听。

宋知微笑了笑,鼓励说:“你们刚来不熟悉流程,等过两个月就好了,我刚开始也这样,都是被小毛病绊住。”

薛梨心里一暖,她跟眼前这位宋师姐同一个导师,师出同门,选实习公司时,她还有点怀疑导师夸得天花乱坠的话。

实在是京大学生都抢手,尤其化工科人工智能类被各大厂狂揽,大四实习生都不缺出路。

导师说她性子软,一吵架就脸红,去那些老油条公司肯定被欺负,还是去她上一届学生手下学点手艺最稳妥,也最合适她这样的性子。

薛梨动了心,问了哪家公司。

导师递来一张招聘简章。

从九点上工,宋知微在无菌车间待了两个小时,快到中午下班的时候,有台仪器坏了,她过去看了看,不是她能修的,车间师傅过来看,也没头绪。

宋知微走出车间,脱了防护服,去拿了手机,打了大二上学期带过她半年课的张院士。

电话响了两声,那边接通。

宋知微率先开口,喊了句,“老师--”

这几年临近张院士退休,她有心想再带几年教学课,宋知微也是走运,正好碰上,一学期下来也成了张院士的学生。

张院士应了声,“是知微啊,是车间哪里出了问题吗?”

和蔼亲切的声音从电话那边传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