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一张军工委的批条(第1页)

杨卫国的效率,比李大成想象的还要快。

第三天上午,李大成正在院子里给儿子李安晒太阳,一辆挂着军牌的北京吉普,就“突突突”地开到了胡同口。

车上下来两个人,一个是杨卫国的秘书小刘,另一个,则是一个穿着四个兜军装,肩膀上扛着两杠一星的中校军官。

“李顾问,杨主任让我把这个给您送过来。”小刘一进院子,就满脸堆笑地递过来一个牛皮纸的大信封。

李大成接过信封,入手沉甸甸的。

他打开封口,从里面抽出一沓文件。

第一份,是一张盖着鲜红大印的,京城市军工委员会的批条。

批条的内容很简单,兹批准红旗机械厂,为742厂协作单位,承担“特种精密轴承”的试制和生产任务。落款,是军工委的公章,和杨卫军的亲笔签名。

李大成看到杨卫军那三个龙飞凤舞的签名时,嘴角忍不住翘了翘。

他能想象得到,杨卫军在签下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头得有多憋屈,多不甘。

这简直就是被人狠狠抽了一巴掌,还得笑着把另一边脸凑过去。

杨卫国这一手,玩得是真漂亮。

他不仅给了李大成一个“军工协作单位”的护身符,还顺手把他那个不听话的大哥也给套了进来。

有了这层关系,杨卫军以后要是再想找李大成的麻烦,就得掂量掂量了。你动李大成,就是动742厂的协作单位,就是破坏军工生产。这顶大帽子,谁都戴不起。

而且,这还不仅仅是个护身符。

军工协作单位,这六个字,在这个年代,就意味着金字招牌。意味着稳定的订单,最优质的原材料供应,还有各种政策上的倾斜。

红旗机械厂这个半死不活的街道小厂,从今天起,算是鲤鱼跳了龙门,一步登天了。

信封里,除了这张批条,还有一份正式的采购合同。

742厂,向红旗机械厂,采购一千套“特种精密滚针轴承”,单价三十元,总价三万元。合同上还特意注明,可以预付百分之五十的货款,也就是一万五千块钱!

一万五!

李大成的心脏,都忍不住“怦怦”多跳了两下。

他辛辛苦苦倒腾零件,忙活了那么久,挣的钱加起来,都不到这个数的一个零头。

这就是有靠山的好处。

他还在信封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是杨卫国写的,字迹苍劲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