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半旧的黑色皮箱上。
李大成打开箱子,里面没有众人想象中的什么图纸或者文件,而是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七八个大小不一,用红色锦缎包裹着的方方正正的盒子。
这卖相,就挺唬人。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朴素的年代,用锦盒装工业零件,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稀奇的事。
“这是……”杨卫军皱起了眉头,他看不懂李大成想干什么。
李大成笑了笑,没说话。
他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锦盒。
他把锦盒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
柔滑的红色锦缎上,静静地躺着一个银光闪闪的,泛着金属光泽的轴承。
那轴承,做工极其精致。内外圈光洁如镜,里面的滚珠颗颗饱满圆润,在灯光下,反射着迷人的光泽。
在场的,有不少都是搞了一辈子机械的行家。
他们一看这轴承的品相,眼睛就直了。
“这是什么型号的轴承?军用的?”那个第一机床厂的王厂长,忍不住凑上前来,好奇地问道。
“王厂长,您说笑了。”李大成拿起那个轴承,托在手心,“这哪是什么军用轴承,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自行车中轴上用的轴承。”
“自行车轴承?”
这话一出口,周围的人都愣住了。
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甚至是不屑的表情。
搞什么鬼?
在这么一个高规格的军工技术交流晚宴上,你拿一个自行车轴承出来?
这不是胡闹吗?
杨卫军的脸上,更是闪过一丝轻蔑。
他觉得,李大成这是黔驴技穷了。想哗众取宠,结果却弄巧成拙。
他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开口,说几句场面话,把这尴尬的一页给翻过去。
李大成却没给他这个机会。
“各位领导,我知道,大家可能觉得,一个自行车轴承,上不了台面。”
李大成环视了一圈,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但是,我想请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咱们国家,现在一年,能生产多少辆自行车?”
这个问题,把所有人都问住了。
他们都是搞重工业和军工的,谁会去关心自行车那点事儿?
还是那个京城第一机床厂的王厂长,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道:“几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