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基地,热等静压炉控制中心。
气氛,紧张得像是拉满了弦的弓。
所有的人,都聚集在这个巨大的,充满了各种仪表和显示屏的房间里。
他们的目光,都死死地盯着控制台正中央那块巨大的屏幕。
屏幕上,显示的,是热等静压炉内部的实时温度和压力曲线。
红色的温度曲线,和蓝色的压力曲线,像两条纠缠在一起的巨龙,正在缓缓地,但却坚定地,向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攀升。
“温度,一千六百五十度!”
“压力,一百八十兆帕!”
“进入最后保温阶段!倒计时,六十分钟!”
操作员的声音,通过广播,回荡在控制中心的每一个角落。
李大成,杨卫军,还有那帮材料学的专家们,全都站在控制台前,一瞬不瞬地盯着屏幕。
他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是第一炉。
是决定“盘古”计划,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的一炉。
为了这一炉料,他们整个团队,已经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
从粉末的配比,到球磨的工艺,再到成型和排胶,每一个步骤,他们都做到了,近乎于完美的,极致。
现在,就看这最后一步,烧结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那六十分钟,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像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控制中心里,安静得可怕。
只能听到仪器设备发出的,轻微的“嗡嗡”声,和众人沉重得像是打鼓一样的心跳声。
“保温结束!”
“开始降温降压程序!”
当操作员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下意识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他们的心,却悬得更高了。
因为,他们知道,最危险的时刻,还没有过去。
陶瓷材料,最怕的,就是急冷急热。
如果降温速度控制不好,炉内巨大的温差,会产生恐怖的热应力,足以让那些还没完全致密化的陶瓷球,在瞬间,全部开裂,变成一堆废渣。
“降温速率,每分钟五度,严格控制!”李大成拿起对讲机,沉声命令道。
“收到!”
巨大的热等静压炉,开始了它漫长的,冷却过程。
从一千七百多度的高温,降到室温。
这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