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也是非常爽的(第1页)

岁月深处的回响

一、老屋的记忆

青砖黛瓦在暮色里晕染成水墨,门楣上褪色的春联还残留着去年的朱砂红。我站在老屋门前,铜环上的绿锈硌得指尖发痒,就像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倾盆的午后,七岁的我攥着湿透的奖状,在这扇门前迟迟不敢抬手。

"吱呀"一声,木门轴转动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Aunt 端着搪瓷碗从里屋出来,蓝布围裙上沾着面粉,看见我时眼睛亮了亮:"这不是我们小远吗?快进来,你 Uncle 刚蒸了槐花糕。"

堂屋里的八仙桌还摆在原来的位置,桌面上那道被我用美工刀划出的刻痕依然清晰。那年我迷上了《水浒传》,趁大人们午睡时,学着书中英雄好汉的模样,在桌子上刻下了"替天行道"四个歪歪扭扭的字。为此被罚站在祠堂门口暴晒了一下午,却在晚饭时发现碗底藏着两个红糖馒头。

西厢房的竹床还在,竹片间的缝隙里卡着几根灰白的头发。记得奶奶总爱在夏夜躺在这儿,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她说月亮上的桂树有五百丈高,吴刚砍了千年也没砍断。那时我总以为,等我长大了,就能发明一把最锋利的斧头,帮吴刚把树砍断。

二、巷口的时光

巷口的梧桐树比记忆中粗壮了许多,树影婆娑间,仿佛还能看见李爷爷坐在小马扎上,眯着眼睛修理收音机。他的工具箱总是敞开着,里面摆满了花花绿绿的电容电阻,像一盒被打翻的彩虹糖。我常常蹲在旁边看他工作,他会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水果糖,剥开糖纸塞进我嘴里。

"小远,来帮爷爷递个螺丝刀。"李爷爷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我愣了愣才反应过来,眼前的老人已经佝偻了许多,头发也全白了,但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的工具箱还是老样子,只是多了些新式的电子元件。

巷子里的杂货店换了新主人,货架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零食和玩具。但我总觉得,不如以前王奶奶看店时有趣。那时的柜台是用厚木板做的,上面摆着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糖果。王奶奶记性不好,常常忘记收我的钱,等我拿着糖果跑远了,才听见她在后面喊:"下次一起给啊!"

墙角的粉笔字还在,只是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那是我们小时候的"公告栏",谁有了新玩具,谁发现了好玩的地方,都会写在这儿。我记得有一次,我用白色粉笔写下"今晚捉蛐蛐,在晒谷场集合",结果来了十几个小伙伴,把晒谷场搅得鸡飞狗跳,被看场的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