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里的时光邮差
林小满第一次注意到那间旧书店,是在连续加班半个月后的某个清晨。天刚蒙蒙亮,她拖着灌了铅的双腿走过街角,木质招牌上“光阴书肆”四个字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像被雨水泡得发涨的宣纸题字。
推开门时,铜铃发出喑哑的响声。店内弥漫着潮湿的纸张味,阳光透过蒙尘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翻涌。老板是个穿藏青色对襟衫的老人,正坐在柜台后用放大镜看一本线装书,听见动静抬头,镜片后的眼睛像浸在水里的墨石。
“随便看看。”老人的声音带着纸张摩擦般的质感。
林小满的目光被角落里的旧书吸引。那是本封面磨损的《安徒生童话》,书脊处用暗红色丝线重新装订过,扉页上有行褪色的钢笔字:“赠予阿棠,愿你永远有童话可读。”字迹娟秀,末尾画着小小的蒲公英。
她指尖抚过那行字时,纸张突然微微发烫。老人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慢悠悠地说:“这本书在店里待了三十年,每年三月都会自己掉落在地上。”
“为什么?”林小满抬头时,发现老人手里多了个黄铜书签,形状像片枫叶,背面刻着模糊的日期。
“大概是在等什么人吧。”老人把书签塞进书里,“三十年前,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总来读这本书,后来突然就不来了。她的未婚夫隔年来看过一次,说她去了南方治病,走前托他把书留在店里,说要是能好起来,就来取走。”
林小满买下了这本书。当晚加班到深夜,她趴在办公桌上打盹,恍惚间看见个穿蓝布褂子的姑娘坐在老槐树下,正给轮椅上的青年读《海的女儿》。青年咳得厉害,却还是笑着说:“阿棠,等我好了,就带你去看真正的大海。”
惊醒时,书页间的枫叶书签掉在地上。她拾起来对着台灯看,发现背面的日期是1993年3月17日——正是今天。
第二天她又去了书肆。老人正在整理一摞旧信,信封上的邮票都泛黄了。“这些是战争年代的家书,”老人抽出其中一封,“你看,1942年的,丈夫在前线给妻子写的,说等打完仗就回家种桃树。”
林小满接过信,指尖触到信封的刹那,眼前突然炸开炮火声。硝烟里,穿灰布军装的年轻士兵蹲在战壕里写信,钢笔没水了,就用手指蘸着泥水继续写。他胸口的伤还在渗血,却在信尾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能看到过去?”她捂住发烫的额头,声音发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