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的年轮》
一、槐树下的约定
1987年的夏天总带着股槐花香。林建军蹲在青石板上,看妹妹林晓梅用粉笔在地上画跳房子,槐树叶的影子在她羊角辫上晃啊晃。院门口的老槐树得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皮裂开深深的沟壑,像爷爷脸上的皱纹。
“建军哥,供销社进了新的橘子味汽水!”隔壁的赵晓燕举着玻璃瓶跑进来,红裙子扫过墙角的野蔷薇。她是邮电局赵局长的女儿,辫子上总系着鲜艳的蝴蝶结,和灰扑扑的家属院格格不入。
林建军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手不自觉地摸向裤兜。里面只有两毛三分钱,是他帮王奶奶挑水攒了三天的工钱。晓燕已经把汽水瓶塞到他手里,玻璃上凝着的水珠蹭在他手背上,凉丝丝的。
“我爸发工资了,请客!”晓燕仰头看着老槐树,细碎的阳光透过叶隙落在她脸上,“等我长大了,要考去上海的大学。听说那里的马路比咱们家属院宽十倍,还有能装下一百人的大公交车。”
林建军咕咚咕咚喝下半瓶汽水,橘子味的甜气从喉咙一直窜到心里。他捡起地上的粉笔头,在跳房子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火车:“等我去当火车司机,开着最威风的绿皮火车去上海接你。”
晓燕突然踮起脚,把剩下的半瓶汽水倒进树洞里:“这是我们的约定,让老槐树作证。”树洞里积着陈年的雨水,汽水泡在里面,咕嘟咕嘟响了好一阵子。
那年秋天,赵局长突然被调去省城。搬家那天,晓燕抱着一个铁皮饼干盒跑到槐树下,塞给林建军一把水果糖。她的辫子上还系着红蝴蝶结,只是眼眶红红的:“我把上海的地址写在糖纸上了。”
卡车扬尘而去时,林建军发现最底下的那颗水果糖纸上,除了地址还有一行小字:“等你开火车来。”
二、铁轨上的青春
1992年,林建军真的成了火车司机。他没去成上海,而是被分配到了邻近城市的货运段,开着满身煤烟的蒸汽火车,在矿区和港口之间往返。
第一次独立值乘时,他特意穿了件新洗的蓝布工装。火车鸣着汽笛驶出站台时,他突然想起晓燕说过的上海公交车。眼前这条锈迹斑斑的铁轨,延伸向灰蒙蒙的远方,和想象中的繁华一点也沾不上边。
他给晓燕写过信,按照糖纸上的地址。三个月后收到回信,信封上的字迹已经变了样,娟秀又陌生。晓燕说她考上了复旦大学,正在学国际贸易,还附了张照片:她留着齐耳短发,站在教学楼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