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剃头(第1页)

战俘营里,有些人表现得格外自信,他们笃定自己不会有事,只因他们曾经是德国共产党员。他们宣称,俄罗斯的同志们正在去芜存菁,会将德国同志送回家,好让他们去建立一个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国家。

要是有人对此嘲笑,他们便会面露怒色,甚至威胁对方。所以,其他人都躲着他们。没过几天,他们就组成了一个被孤立的小团体,还徒劳地试图让俄罗斯人接受他们那套陈旧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可终究一事无成。

警卫们对这些所谓的 “德国同志” 完全不屑一顾。在他们眼中,每个德国人都被视作 “希特勒法西斯分子”,只要靠得太近,就会招来一顿打骂。要说这战俘营有什么好处,那便是:它能让士兵们变得坚韧。大家都说,坚韧得如同坦克一般。很快,大家便不再为那些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绞尽脑汁了。

现在,大家又能吃上点东西,只要不点到名,还能睡上一整天,而且待在这里还算安全。

这就是所谓的和平吧,尽管并非梦想家们所憧憬的那般。但战争确实结束了,对死亡的恐惧也随之消散。只是在夜里,过去那些经历偶尔会以噩梦的形式浮现。每当这时,威尔斯又会陷入那种绝望的念头:现在一切都完了,现在自己要不死要不就只能去西伯利亚了。

伤员们痛苦地尖叫着,在地上痛苦地扭动,却无人前来,也没有人能够施以援手。夜幕降临,风扬起粉状的雪,覆盖在死伤者的身上。那白色的 “裹尸布”,盖住了那些冻僵的面容。大家只能祈求有人能用枪托敲碎他们的脑袋,好结束这无尽的苦难。

每当黎明破晓,营地里随之而来的喧闹声将威尔斯从这些可怕的景象中解救出来。尽管被囚禁的每一天都充满凄凉与压抑,但与死去的人比起来,就会觉得当下的囚禁生活仿佛也是一种恩赐。

每当威尔斯与他人交谈时表达类似的想法,通常会听到一些不屑的回应。他们会说,人不可自取其辱。或者质问:你也是布尔什维克吗?没人愿意直面当下的局势,没人愿意责怪自己或自己的同胞。他们将所有的仇恨都指向俄国人,指向苏联红军。

“他们应该给我们更多食物,或者送我们回家。”

说教毫无用处。威尔斯很快就察觉到大家对他产生了怀疑。他当然能理解战友们的想法,但他希望能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接下来的形势,避免他们对俄罗斯人做出错误的判断,这对所有人都有益处。

可以预料,他们不会得到任何回报,还会遭受不止一次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