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送队很清楚,为什么要把囚犯留在草地中央休息。任何越狱的企图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那些经过专门训练、会攻击人类的猎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试图逃跑的人。它们的主人肩上松垮地挂着冲锋枪,随时准备开枪,只要猎犬一声短促的吠叫,就能在越狱行动开始前将其扼杀。
很快,“Dawai,dawai!(快走,快走!)” 的叫喊声再次响起。他们七十六个人排成一排,开始点名。等人数确认无误后 —— 这让俄国人十分满意 —— 他们又不得不继续按部就班地行军。又是五个小时,一路上伴随着鞭子的噼啪声和犬吠声的驱赶。这七十六个人,没有意志,没有希望,没有勇气,也没有活力。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在抵达营地前就会支撑不住倒下。但他们低估了俄罗斯人的手段。他们不知道,也无法知道,他们并非无足轻重、生命可以随意舍弃的人。事实恰恰相反。押送队伍已经接收了七十六个人,那就意味着他们至少要把这七十六个人安全送到营地。
这些士兵已经习惯了驱赶前面的囚犯。对他们来说,无论是德国战俘、匈牙利战俘,还是其他战俘,亦或是政治犯、刑事犯,甚至是被强制疏散的人,都没有任何区别。火车站要求接收的人数必须准确无误。要是有人失踪,就会面临上级无休止的纠缠、审讯和繁琐的文书工作。
相比之下,死人,甚至是被枪杀的人,都比活人更麻烦。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人不再轻易开枪。相反,他们更多地挥舞起了鞭子。但这并非仅仅为了折磨和骚扰囚犯。尽管听起来难以置信,但这样做是为了迫使这些精疲力竭、营养不良的人继续努力,把他们安全地送到集中营。
威尔斯从未像在这最后几公里路时这样口渴过。可鞭子的抽打还能起作用吗?威尔斯勉强打起精神,这支队伍里的每个人都感同身受。没有人说话,只有偶尔的低声呻吟或咒骂。
那些吃饱喝足的卫兵们,骄傲而自信地与这些曾经以 “优等民族” 身份入侵他们国家的身影并肩而行。卫兵们默默地走着,偶尔轻蔑地瞥一眼这七十六个人,挥动着鞭子,还时不时抽打某个德国战俘,听到对方痛苦地大叫,他们就咧嘴露出笑容。
曾经,他们惧怕这些德国人。德国人的闪电战胜利,让他们心中充满了迷信般的恐惧。但后来,以斯大林命名的这座城市,经历的惨败比世界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遭受的都更为惨重。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有力地证明共产主义的力量,证明苏联的强大呢?或许卫兵们正这么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