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当然是没什么主意的。
他才刚摸清楚一点怎么搞钱的门道,打仗和国家战略一类的事情他也搞不懂啊。
是继续向北,还是维持现状,确实是个大问题。稍不留神大明这艘大船又要面临倾覆的风险。
朱由检的本心是不想折腾的,可袁崇焕的计划收益又太大了,让他不由得心动起来。
要是能收拾蒙古,从喜峰口到大同,还有陕北都不用担心了,北境的军事压力能小些,还能赢得一大片的军事缓冲区。
要是真能够解决辽东问题,自己也不用总是头疼军费了。
可孙传庭的话也有道理,国家命运的大事不能赌博。
这下他的选择困难症是真的出来了。
在所有人都盯着他看的时候,朱由检忽然想到了什么:“稚绳先生呢?他身体可好点了吗?”
这次大战缺席的不止是毛文龙,还有大同总兵孙承宗。
但孙承宗不是因为抗旨,而是他病了。
今年六十五岁的孙承宗得知朱由检竟然御驾亲征,以身犯险地去对抗皇太极,一下子急火攻心,加上路上颠簸,半路就病倒了,一直到昨天才到达遵化城。
袁崇焕道:“回陛下,臣今早去看过,老师他身子骨已经好多了。”
朱由检说道:“朕想听听他的建议,那就等他好些了再讨论这个事吧。”
既然难以决定,那就先不要急着决定,慢慢地拖一下呗。
朱由检相信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自己一个外行就别掺和了。
这一仗下来,在孙传庭他们看来朱由检是圣君再世,而在朱由检看来这些武将简直是超人,特别是卢象升,那种战斗力他做梦都梦不到这么猛的。
其实这么猛的武将在大明朝还有好几个,只是现在还没到位罢了。
众人听到朱由检如此说,也只好拱手齐齐道:“臣遵旨!”
这样的国家大事,确实一次两次会是决定不下来的,从长计议也是好事。
卢象升听到会议暂时告一段落,正准备带毛文龙进去谢罪。
这时,外面走来一个士兵小心通报道:“陛下,京城那边来人了……”
朱由检有些头疼:“又是送贺表来的吗?”
自从喜峰口打赢后,京城那边可以说是上下如狂,官员们开始不停地写贺表,内容不外乎是歌颂朱由检是天降圣主,或者“我大明天下无敌”一类的马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