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说道:“朕要去巡视西北!”
话音刚落,众人脸色顿时一变!
原来陛下停在通州,是为了不回京,直接去西北啊。
钱龙锡立刻下跪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陕北如今又有天灾又有人祸,反贼横行,陛下若是在那里有个万一,如何得了啊?”
“当前大明国势好不容易有抬头之势,陛下只要居京城指挥大局,任用天下贤明臣子治理地方就足矣!何必沐风栉雨去经略远方呢?”
朱由检轻叹一声:“那朕问你:谁是贤明之臣?贤明之臣又有多少?在哪里?”
“当下的陕北大乱,你知道如何平定张献忠吗?谁过去能够给陕北百姓调粮食,当地官府能不能信得过,这些你都知道吗?”
“若是细细去查,细细去找,要饿死多少人?西北大乱,东北的皇太极卷土重来又怎么办呢?这些问题朕一直都在想,结论就是朕必须亲自去一趟才能安心啊!”
钱龙锡一时之间讶然无语。
如果是在平时或者京城里,他还可以说出一堆大道理,还能死谏不让朱由检走,甚至是强行抱大腿等等。
但现在他在得知民生艰难,又确实答不上来朱由检的问题,对陕北那边的情况又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思路,真不知道说什么。
特别是朱由检如今的威信相当之强,连皇太极都能战胜的皇帝,绝非他这种文官可以碰瓷。
可朱由检也确实不能走,因为皇帝在哪里,大明的权力中心就在哪里,若是远离权力中心,他们这些京官的头衔再大也没用。
钱龙锡只能求助般地看向来宗道。
来宗道抽泣道:“陛下好不容易从前线归来,京城百姓都在盼着圣驾呢。如今您要改道去陕北,臣等如何交代呢?”
朱由检说道:“陕北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如何就不能交代了?难道朕只能管京城里的百姓不成!”
理论来说,钱龙锡和来宗道这样的文官确实是想这样搞的。
明朝文官虽然不像大宋那样,嚷嚷着要跟皇帝共天下,但他们依然希望皇帝只要当紫禁城的囚徒就好,其它的权力交给自己。
来宗道又问道:“陛下,臣斗胆说一句,天下大乱,我等文臣确实不如武将中用。”
“但陛下若是因噎废食,如此轻视文官,重用武将,将来尾大不掉如何是好?”
朱由检叹了口气,觉得这个事情不说清楚是不行了。
“来阁老,你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