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是大明北边九镇之一,也叫延绥镇。所谓的“传首九边”,说的就是这九个边境重镇。
这九个边镇素来以能打著称,可以说是大明朝最后的精锐所在。
现在竟然能被一伙农民军直接拿下了……
哪怕是孙传庭这样的战场经验丰富的将军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榆林一失,这些流贼就很难剿灭了……”
孙传庭一脸忧色难掩:“如果流贼还跟北边的蒙古联合起来,获得战马物资,更难抵御。”
孙承宗出列,下跪道:“陛下,榆林失守,臣有失察之罪,请陛下罢免臣陕西巡抚和两省督军之职!”
这次榆林失守和陕西大乱的客观原因,的确是有孙承宗的原因在。皇太极打喜峰口时,孙承宗把许多精锐都调往了辽东,导致九边空虚,这才让张献忠他们钻了空子。
而且之前朱由检给的八十万两经费,孙承宗在修补完九边防御工事和救济灾民后,只能给士兵补发少量的欠饷,但大多数也都跟许满堂这样大同造反的乱军一样,全被地主们强行催收了回去。
除此之外,不单单是一个陕北的榆林,陕西八郡都已经乱了,而且反抗朝廷的农民军相当多,除了张献忠外,还有什么黄虎、小红狼、一丈青、龙江水、掠地虎、郝小泉、神一魁等头目。
可以说,这回张献忠可以如此占据陕北要地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只不过张献忠比较能打,所以可以把榆林这样的边镇重地拿到手上。
朱由检则说道:“稚绳先生现在说这些做什么?出了错就努力改错,说是谁的责任有何用,难道朕要怪你派兵去喜峰口救朕吗?”
“不要罢官,不管辞职,好好干吧。”
孙承宗心中愧疚不已,拜谢后起身:“榆林镇的情况臣了解,臣愿意带兵前去讨伐,夺回榆林,收复失地!”
吴三桂和洪承畴也这样说,纷纷请战!
但刚刚升为山西道御史的杨鹤并不同意。
“陛下,依臣所见,陕西流贼日盛,以至于流祸山西,只怕是因为当地贪官污吏横行,不能保境安民所致!”
“张献忠等犯上作乱,有一两个确系首恶,但大多反民也是陛下子民,岂能轻易加戮?依臣所见,还是安抚为主。”
杨嗣昌也对父亲的提议很赞同:“陛下,朝廷官军虽多,但两省饥民反民遍地,人数何止百万?真的打起来,或可有胜算,但也不能根本剪除动乱。”
“臣以为:赈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